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抑制叶片衰老自动调控元件在油菜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抑制衰老的自动调控元件SAG12-ipt-NOS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SG7。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经PCR扩增验证,获得了含抑制衰老自动调节元件的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10%-20%,对转基因植株后代的相关性状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后代下部叶片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6个转基因株系单株产量均比对照高,其中有2个株系达显著水平、1个株系达极水平,其中转基因株系65单株产量最高达45.83g,高于对照(33.28g),单株产量增产为32.9%,表明该元件在油菜中的表达能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其持绿期,增加光合产物,提高油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玉米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下胚轴为转化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玉米几丁质酶基因(Maize Chitinase gene)导入双低油菜品种D2中,获得了抗卡那霉素(Kanamycin Kan)的再生植株,并对影响遗传转化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预培养对油菜下胚轴的遗传转化是必要的;油菜下胚轴遗传转化过程中的过敏反应可通过一些措施缓解;延迟筛选可提高油菜下胚轴的转化率。对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表明:部分抗性植株在多次重复检测中的均显示较强的阳性反应,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羊草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表达序列标签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SMART技术,以品质优良羊草“吉生一号”叶片为材料,构建了高质量cDNA文库。原始文库滴度达到106cfu/mL,扩增文库滴度接近1011cfu/mL。随机抽样检查结果表明,插入片断大小在0.5~3.0kb,主要集中在1kb左右,其中检测到插入片断大于1kb的占70%,最大达到2.5kb,其重组率达到98%。同时在扩增文库中检测到了羊草维生素E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α-生育酚环化酶(TC)及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的特异信号,挑选307个筛选出了285条EST序列,将得到的117条非重复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比对,获得了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光系统Ⅱ蛋白D1、翻译起始因子蛋白、翻译延生因子蛋白、RNaseS-likeproteinprecursor蛋白等基因。羊草高质量的cDNA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羊草及开发利用这一基因资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羊草种质资源中储存着潜在的优良基因,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来自羊草基因型W4不同幼穗的愈伤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研究。采用DDRT-PCR技术对其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分离,通过银染技术显示差异片段。将得到的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得到2个差异片段序列,经过序列分析表明,其中1个片段是与水稻翻译延伸因子eEF-1基因高度同源;另一差异片段与水稻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