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6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67篇
  39篇
综合类   378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的老井进行复查,发现多口井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存在大套的凝灰岩,对上述井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凝灰岩的岩性以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灰岩、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白云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凝灰岩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明显的低纵波速度、高自然伽马特征,凝灰岩底界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波峰反射特征.为此,采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及波阻抗反演技术,首次对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分布进行了地震预测:双鱼石构造-剑阁区块的北部地区凝灰岩分布最厚,南部减薄;双鱼石构造东部凝灰岩分布较厚,西部减薄,直至不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在川西北地区沉积了一套凝灰岩,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减薄;由于凝灰岩物性好,孔隙度高,可成为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全新的后备领域,为川西北地区下一步新的勘探领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的生理特性,为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室外种植木薯,在木薯苗期和块根形成期以针刺法接种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以不接种病原菌的木薯叶片为对照,分别于接种后7和14 d采样测定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对比分析人工接种侵染后发病叶与健康叶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接种侵染后,木薯发病叶片的Pro含量及POD、PPO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苗期接种7和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Pro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83.3%和112.5%(P<0.01,下同),块根形成期接种7和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Pro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110.2%和120.2%;苗期和块根形成期接种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MDA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30.9%和17.9%(P<0.05,下同),POD活性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66.7%和96.4%,PPO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3.1%和30.4%,CAT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31.2%和28.9%.苗期和块根形成期2次接种侵染后发病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PAL活性多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木薯叶片的Pro和MDA含量及POD、PPO和CAT活性与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有密切关系,这些指标可作为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评价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简介了福建省实施国家造林项目杉木速生丰产规模造林成效;总结并组装了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密度控制以及整地,栽植,抚育技术系列,提出了严格设计,严格施工,严格检查验收,严格经济保障,严格经营管理等经验,这些经验对促进速生丰产林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生产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本病经敏感药物防治后,虽有所控制,但仍严重影响鸡群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采用在饮水中提高剩余氯的含量,同时加强鸡舍内外环境卫生管理,来预防本病的发生,是行之有效,最为经济的办法.一、发病情况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不食或少食.呼吸困难,后腹部肥大,发红、发紫.下痢,粪便呈白色,乃至黄绿色,逐渐消瘦,衰竭而死.死时大多数呈侧卧状.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和肝周炎,是其特征性病变.严重者腹腔集满尿样水,心包积水,肝脏肿大.二、预防措施1、建立水质卫生和剩余氯的监测制度.鸡饮用水的水源,其卫生与否同鸡只疾病感染率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要定期监测饮水中细菌总数及其分类计数,每天监测水中剩余氯的含量.鉴于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约为20分钟一代,所以要求达到氯浓度3—5ppm,夏  相似文献   
5.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少见的以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合并皮肤黏膜色索沉着为特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据相关报道显示在美国大约每6万~30万人有1例PJS患者。月前我国对该病的发病率的报道仍较低。作者收集了近30余年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PJS,现将病例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靠科技,普及科技靠推广,加快推广靠人才。一支技术精、作风正、能吃苦、爱农民的农技推广队伍.靠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地言传身教,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对新科学、新技术的理解、接受水平和运用科技的自觉性就增强了,这样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变成现实生产力。一些地方农技推广费劲不小,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把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放在新品种、新机具的推销上,示范靠现场会,推广靠补偿,而忽视了对接受对象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8.
9.
10.
2000年3月至5月,蒙城县的部分鸡群出现非典型新城疫。尽管多为散发性出现,但由于该病与慢性呼吸道疾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在临床症状上有相似之处,致使许多养殖户误诊,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3月12日至4月23日,我们对发病相对较为密集的漆园镇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以分析非典型新城疫在该地区的流行原因,同时采取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