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家蚕幼虫后部丝腺是合成和分泌丝素蛋白的重要器官。为从蛋白质水平探究不同家蚕品系产丝量差异的原因,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选取3个产丝量有较大差异的家蚕品系Ndx、大造和21-872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各品系5龄第5天幼虫后部丝腺表达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查找与丝蛋白合成相关的蛋白质。结果表明,茧丝突变品系Ndx后部丝腺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普通丝量品系大造和高丝量品系21-872有差异,差异表达蛋白种类主要为应激反应相关蛋白、能量相关蛋白、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和一些酶类,其中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和P2、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丝素轻链蛋白Fib-L以及丝素蛋白P25等在Ndx后部丝腺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2个品系。推测在茧丝突变品系Ndx的后部丝腺中,上述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不能正常吐丝结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广泛存在于昆虫体内,可抑制胰蛋白酶的水解活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酶活性染色的方法,研究不同家蚕品系的丝腺、同一品系家蚕的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时期丝腺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种类和活性的多态性,以丰富家蚕丝蛋白的合成、分泌及保护机制研究的基础信息。在22个家蚕品系上蔟第2天的蚕体丝腺中,共检测到6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分别命名为TI-Ⅰ~TI-Ⅵ,其中大部分家蚕品系都有TI-Ⅵ,有TI-Ⅳ的品系也较多,而有TI-Ⅱ的品系最少,家蚕不同品系间TI的种类分布不一致;在幼虫5龄期,TI活性随着丝腺的发育逐渐增强;在家蚕品系大造上蔟第1天蚕体的7个组织器官中,只在血液、精巢和丝腺中检测到TI,其中血液和丝腺中各检测到2种TI,精巢中检测到1种TI,而且同一家蚕品系含有TI的组织器官中的TI种类也不一致。对茧丝中3种TI(TI-Ⅲ、TI-Ⅳ和TI-Ⅵ)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种类TI对温度及p H的适应范围不同,其中TI-Ⅵ的适应范围较广。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家蚕品系丝腺中含有的TI种类以及6种TI活性的强弱表现出多态性;同一家蚕品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TI种类也具有多态性;温度和p H对不同TI的活性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了解家蚕幼虫期与蛹期马氏管蛋白质组的变化,为马氏管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功能研究提供蛋白质水平上的依据。【方法】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5龄第5天及化蛹第1天的马氏管组织进行比较,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表达量差异较大的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鉴定,应用GPMAW 8.00软件对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所有来自于P50/Dazao的蛋白质与家蚕9倍基因组预测蛋白质库共同构建本地数据库,对试验采集到的肽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60-430个蛋白点,主要分布在分子质量15-80 kD、等电点4.0-9.5。2个时期共成功鉴定17个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其中包括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质、热激蛋白、V型H+ ATP合酶、30K蛋白以及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的丙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 2,3-羟基异丁酸脱氢酶等。【结论】本研究中差异蛋白质的发现和鉴定为完全变态昆虫幼虫期与蛹期马氏管的功能差异提供了蛋白质水平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胰蛋白酶抑制剂(TI)是鳞翅目昆虫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主要功能是抑制胰蛋白酶的降解。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染色,对18个蓖麻蚕品种5龄第5天的血液及其它组织中TI种类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经碱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血液中共检测到8种TIs,分别命名为ETI-1~ETI-8,品种间存在多态性分布;在头和脂肪体中分别检测到1种TI;在体壁中检测到3种TIs。经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血液中共检测到4种TIs,分别命名为ETI-b1、ETI-b2、ETI-b3和ETI-b4,品种间种类分布无差异;在血液中检测到的TI包含了在头、脂肪体和体壁中检测到的TI种类。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研究对于基因功能的阐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研究者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家蚕蛋白质组数据,以已鉴定的家蚕蛋白质数据为基础,在NetBeans 6.5开发环境中,于Rails 2.2.2编写框架下采用ruby 1.8.6语言,利用MySQL数据库实现对数据储存与调用,构建了家蚕蛋白质数据检索系统(http:∥www.silk2db.org:3000)。该系统不仅收录了已鉴定家蚕蛋白质的基础信息,还收录了试验条件、质谱峰图、肽段检索参数和参考文献等信息。研究者可以根据试验名称、家蚕组织或器官名称、登录号、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质量范围等实现对这些蛋白质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该系统数据可为家蚕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益信息和重要支撑,并能为家蚕蛋白质组学试验方法的探索与改进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蛋白酶抑制剂在鳞翅目昆虫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Native-PAGE)结合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inhibitor,CI)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活性染色的方法,调查了棉铃虫部分组织中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碱性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下,血液中可检测到5条CI活性带,分别命名为H-CI1~H-C15.同样能检测到几条迁移率很近且难以分开的TI活性带,而在头,丝腺、脂肪体、体壁、中肠和生殖腺等组织器官中没有检测到CI和TI活性带.在酸性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下,血液中检测到一条CI活性带,命名为H-CIb1;两条TI活性带,命名为H-TI1和H-TI2.其他组织与碱性电泳的结果一致,未检测到CI和Tl的存在.
Abstract:
Proteinase inhibi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development and immunity of the Lepidoptera insects.In this study,nativ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performed in conjunction with CI or TI activity staining to detect the chymotrypsin inhibitor and trypsin inhibitors from some tissues of cotton bollworm,Helicoverpa armigera.Alkaline nativ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detected 5activitv bands named H-CI1~H-CI5 from the hemolymph.In addition,several activity bands of TIs were identified,which could not b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due to the similar Rf between them.No CI or TI activity bands were observed in the head,silkgland,fatbody,integument,midgut and gonad of the cotton bollworm.Acidity nativ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detected one activity band of CI and two activitv bands of TIs from the hemoymph and were named H-CIb1,H-TI1 and H-T12,respectively.Similar to the case of alkaline nativ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no CI or TI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other tissues studied.  相似文献   
7.
家蚕精巢中小热激蛋白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精巢组织中小热激蛋白(sHSP)变化,为阐明其在家蚕精子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建立家蚕5龄第5天、化蛹第1天和化蛾第1天3个时期的精巢电泳图谱,并用Imagemaster2D 6.0软件分析不同时期图谱中的差异蛋白,再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质谱(MALDI-TOF-MS)对这些蛋白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家蚕精巢中5个小热激蛋白,分别为sHSP23.7、sHSP20.8、sHSP 20.4、sHSP19.9和sHSP19.8,它们在化蛹第1天和化蛾第1天的蛋白合成量比5龄第5天显著降低.[结论]在家蚕精巢中,5龄第5天是形成有核精子的重要时期,有大量的微管蛋白(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它是中心粒和纺锤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减数分裂中有重要作用,这些小热激蛋白可能在有核精子形成时与微管蛋白相互作用,在促进鞭毛轴丝形成和鞭毛运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蛋白酶抑制剂在鳞翅目昆虫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Native-PAGE)结合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inhibitor,CI)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inhibitor,TI)活性染色的方法,调查了棉铃虫部分组织中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碱性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下,血液中可检测到5条CI活性带,分别命名为H-CI1~H-CI5.同样能检测到几条迁移率很近且难以分开的TI活性带,而在头、丝腺、脂肪体、体壁、中肠和生殖腺等组织器官中没有检测到CI和TI活性带.在酸性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下,血液中检测到一条CI活性带,命名为H-CIb1;两条TI活性带,命名为H-TI1和H-TI2.其他组织与碱性电泳的结果一致,未检测到CI和TI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家蚕5龄第3天血液蛋白的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为家蚕血液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基础信息的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5龄幼虫的血液蛋白进行分析,并采用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MALD I-TOF MS)对其中一些表达量较高的蛋白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鉴定。120μg血液蛋白经过双向凝胶电泳及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可以检测出106个蛋白点,60μg血液蛋白经双向电泳及银染后可以检测出126个蛋白点,这些蛋白点主要集中在分子质量15~80 kD区域,等电点4~7。MALD I-TOF MS鉴定的52个蛋白点中都有较强的肽质量指纹信号峰,其中成功鉴定了46个蛋白点。在这些蛋白中,不仅包含了SP贮存蛋白和30 K低分子量脂蛋白等家蚕血液蛋白的主要成分,还包含了大量与代谢相关的蛋白酶类、蛋白酶抑制剂、离子转运蛋白、免疫相关因子、分子伴侣等不同种类的蛋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