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真 《湖南农机》2016,(10):120-121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高职院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提出了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家庭式散养具有养殖规模小,主要依靠家庭自由劳动等特点。本文从品质和安全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式散养条件下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的原因。其中,影响生鲜乳品质的主要原因是奶农在饲料配比、设备投入、劳动配置、技术运用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影响生鲜乳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奶农在卫生清洁、疫病防治、安全规程执行、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和扶贫是农村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保障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为主的救助和以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为主的扶持两大方面。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京郊农村残疾人救助与扶持基本模式,分析了救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钟真 《湖南农机》2016,(9):146-147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旅游管理方面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职业性、时代性、综合性、自主性和区域性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现实要求。但是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其不能完全迎合这一要求,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持续提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乳业的成功代表.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园地制宜地发展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奶(水)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产业,而且还在于通过构建包括国家乳制品发展委员会(NDDB)、食品安全与标准局(FSSAI)以及覆盖全国的奶农生产合作社组织在内的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乳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切实有效地保障了印度原料奶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学习和借鉴印度政府在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对于中国完善乳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首都社会、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北京市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以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劳动扶持和社会保障的概况与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具体分析了目前北京市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工作应扩大助残资金来源,加大农村助残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残疾人的公共服务网络;尊重农村残疾人的需求意愿,优先满足紧迫性需求;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助残服务.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三鹿事件"无疑是我国奶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地震".事实表明,奶站监管缺失是这次"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奶站的投机取匚又是与奶站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奶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措施.全国奶站管理和奶源发展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然而.在经历了“双重危机”之后的中国奶业.虽然总体形势向好.但消费者信心重建之路仍质疑声不断.“新国标”的出台更是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这表明中国奶业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仍未健全.生鲜乳的安全生产和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养殖方式为主线,分析了目前争议较大的散养模式和小区模式的现状与特点、优势与问题;以利益联结方式为主线,探讨了"企业+奶农"、"企业+合作社+奶农"、"企业+村集体+奶农"以及"企业+奶联社"模式目前存在的多种奶业产业化模式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在奶业产业链(主要是原奶供应链中)的现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把握目前原奶生产领域的总体,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总结出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4“龙头乳品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奶户”模式 4.1“乳品企业+合作组织+奶农”模式的背景 目前,在我国出现的“公司+奶农”、“公司+基地+奶农”等组织形式,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快速地增加奶业生产的主体收入,主要原因在于.①散户经营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乳品企业明显占有买方优势,使奶农的谈判地位极其弱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