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主要介绍了三次样条函数拟合树干曲线测定树干材积的方法。以水杉的实测资料作为算例,与常规的区分求积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2m区分段区分求积时,在不增加区分段数(不增加额外的外业工作量)情况下三次样条函数区分求积法,要好于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法,采用三次样条函数区分求积法测算树干材积能有效地提高求积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封山育林是加快江苏省高效生态林业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森林植被与去年特大洪灾的关系关联系江苏省封山育林工作现状基础上,提出封山育林工作是加快江苏省高效生态林业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并对江苏省封山育林工作的制约因素、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南京老山地区4 000 m2样地的朴树群落有维管植物61科131属167种。科级地理成分的热带性质较强,属级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为主,反映出其森林植被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朴树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层间植物〉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为层间植物〉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这反映出朴树群落的次生性质明显。  相似文献   
5.
由于林业周期长 ,森林树木对土壤的依赖大于 1~ 2a生的作物。土壤分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 ,土壤的命名也因历次分类系统的调整而纷繁异同。对江苏林业土壤名称的变迁及其异同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对杉木120 个优良家系子代苗期15 个主要性状( 包括苗高、分枝数、根系发育、生物量等) 进行了遗传变异研究,并对各性状进行了单株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侧根长、冻害率、地下鲜重、侧根数、地下干重等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并有较高的单株遗传力( 均达0-4 以上) 。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江苏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放思想,加快森林旅游业发展步伐;优化组合,打造江苏森林旅游特色品牌,搞好规划,多渠道筹集森林公园建设资金,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森林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明确职责,健全管理机构,加快法制建设步伐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江苏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世界私有林概况及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探讨了江苏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区域、林种和布局等问题 ,分析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出了加快该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步伐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钟育谦  佘文 《江苏林业科技》1999,26(3):60-62,65
从分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入手,根据林业分类经营思想提出开展江苏省森林资源产评估工作的初步构想,指出了该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的种群分布规律及其濒危原因,进一步揭示宝华玉兰野生种群与群落及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应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对宝华玉兰生存群落进行了排序和分类,以期为保护和管理宝华玉兰种群野生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结果如下:①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宝华玉兰天然更新缺乏,且紫楠Phoebe sheareri,建始槭Acer henryi等优势种占据了主要生存空间与资源,影响了宝华玉兰种群增长和发展,使其在群落中处于不稳定地位;②SOM将40个样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个群落类型。不同群落类型之间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界限清晰,排序结果与优势种实际分布情况吻合,说明SOM的分类结果具有合理性;③环境因子可视化分析揭示了宝华玉兰分布于坡度较缓的半阳坡,种群分布主要受到坡向和坡度2个环境因子的影响,由于宝华玉兰自身生长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的特殊性和不适应性,造成了其濒危现状;④SOM具有高度非线性拟合的特点,且能够同时进行排序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可视化,呈现样方之间的相似性,说明SOM应用于群落分类和排序,反映种群与群落及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