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近年来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品种(组合)不断更换,致使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如以往间歇发生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从七十年代起连续数年大发生.据我省1975年四个地区不完全统计,褐飞虱发生面积达700余万亩,虽经防治仍损失稻谷两亿多斤.八十年代起,据1983年全省不完全统计,白背飞虱发生面积为600余万亩,发生严重的田块(制种田) 颗粒无收.二化螟明显加重.稻纵卷叶螟危害严重时,卷叶率高达80%以上.稻苞虫则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2.
1986年和1987年在合肥本所、市种子公司农科队和白湖农科所三地,以品种、播期,追氮(尿素) 量、密度、苗数等先后分别选用三因素、三水平,按L9(3~4) 正交表设计方案,经田间试验后对各因素效应进行方差分析,筛选出本生态区优化栽培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措施.即:杂交中稻选用协优63组合;播期4月30日至5月10日,秧龄30天;密度13×20厘米,每穴1-2苗;追肥(尿素)量根据土壤肥力、肥源、农本与防虫、增产效果,每亩宜用5公斤或10公斤,可获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专家系统是由硬件和智能的软件组成的在领域专家组水平上解决某一领域特定问题的计算机系统.专家系统具有启发性,灵活性和透明性的特点.本文综述了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目前应着重在单项专家系统,同时还要注意开发出一些通用性强的或适用于农业特点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4.
<正> 水稻品种资源是水稻育种的物质基础.必须大量收集各种类型水稻品种资源,认真地加以鉴定与研究,才能为育种工作提供较好的亲本或直接加以利用. 1975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了水稻品种资源的补充征集、整理和研究,截至1981年底,征集整理国内外、省内外品种资源计2,786份,其中籼稻1,306份、粳稻1,480份.目前,已对这些品种资源的30多种农艺性状作了初步考察,并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稻叶蝉进行人工接种(虫),作抗性鉴定,已初步筛选出150多份具有不同抗性或多种抗性及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5.
1986-1993年作者对省内外20多个单位提供的16m余份(次)品种,进行了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多抗性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鉴定。筛选出早恢C98、IR64、70015、皖恢9号、76~27A等品种(系)可作抗病亲本利用。陆伍红、早籼240、59024扬稻4号、E164、广香40、当优9号、80优9号等品种表现高产,抗性也较好。本文还对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发病关系、抗性鉴定接种方法和杂交水稻抗性遗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 白背飞虱在我省江淮地区农业生态系中,原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动态平衡,未曾造成灾害。近年来,由于杂交中稻感虫组合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导致白背飞虱增殖,为害程度随之加重。据合肥地区1982—1983年调查,该虫由原来百丛49.5—51.9只上升到百丛27790只,凤阳、长丰、巢湖等地上升到百丛2—3万只。从1983年起,全省虫量普遍上升,危害严重的田块(制种)颗粒无收。白背飞虱已由次要害虫成为水稻上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7.
水稻化调后期防倒防早衰促早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稻田喷施缩节胺、高效唑、乙烯利可使基部节间缩短 ,株形变矮 ,光合能力增强 ,结实粒提高 ,千粒重增加 ,产量提高且后期能防倒伏。喷施适期为水稻拔节前 1、2叶期和孕穗中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