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树花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树花(Grifolafrondosa)又名粟蘑、莲花菌、贝叶多孔菌、千佛菌等,日本称“舞茸”,是一种珍稀的食、药兼用真菌。灰树花不仅味道鲜美,有“食用菌王子”之美称,富含维生素,并含有锌、钙、磷、铁、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在日本民间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1709年,日本贝原益轩的《大和本草》中收载了灰树花。其药用作用最早记载于日本坂然的《菌谱》中,说它“性甘、平,无毒,可益寿延年”。这些功效来源于其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1灰树花研究的历史灰树花(Grifolafrondosa)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革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学名灰树花。生长在亚热带至温带的名贵珍稀的药、食两用真菌。在日本、俄罗斯、北美及中国长白山区、广西、四川、河北等地广泛分布,生长在阔叶树伐桩周围。灰树花作为食用菌由来已久,但是很久以来人们没有发现它的药用价值的真正成分。日本于1955年在世界上首次开始研究该菌,其食用、药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984年日本学者Ohno等首次报道了灰树花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在1992年证实,灰树花的萃取物有抵抗艾滋病病毒的功效;日本的南波宏明博士也在实验中发现,30万个遭受HIV感染的淋巴T细胞,在经过灰树花萃取物处理之后,有97%竟然存活下来。此后对灰树花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先后报告了灰树花多糖、糖蛋白复合体、核酸物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抗病毒等功效。我国学者对灰树花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限于栽培技术研究,近几年来莱阳农学院宋爱荣、浙江工业大学孙培龙等开始进行灰树花多糖提取和液体深层培养方面的初步研究;一些学者开始对液体发酵培养物和子实体提取物药理成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阿魏侧耳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闫训友  王玮  赵英 《北方园艺》2007,(12):243-245
阿魏侧耳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名贵珍稀食用菌,具有"天然、营养、保健"于一体功能.现对阿魏侧耳的研究历史及阿魏侧耳多糖的药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吴智艳  闫训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8049-8050,8064
以杏鲍菇为材料,探讨不同浓度壳聚糖对菌丝体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杏鲍菇菌丝体的生长代谢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添加的壳聚糖浓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以0.083 mg/ml壳聚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可以使菌丝体干重增加14.96%,蛋白质含量增加17.58%,核酸含量增加15.70%;0.083 mg/ml壳聚糖对酯酶同工酶增强作用最明显,0.125和0.063 mg/ml壳聚糖的影响次之,0.05 mg/ml壳聚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鲜乳中抗生素的来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鲜乳中残留抗生素的种类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鲜乳中残留抗生素的途径及解决方法;尤其是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鲜乳中抗生素的残留问题;检测方法的建立、完善以及认真、切实地执行行业标准,也能够阻断抗生素在鲜乳中的残留。同时,对今后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鳞柄小奥德蘑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抑制结直肠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巨噬细胞和结直肠腺癌细胞的体外共培养体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存活细胞数量,荧光探针法标记细胞内NO的合成,Griess法检测NO的分泌量,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分泌量。【结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鳞柄小奥德蘑多糖对结直肠腺癌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共培养体系中结直肠腺癌细胞的数量(P0.05),增加巨噬细胞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合成(P0.05)、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量(P0.05)。【结论】鳞柄小奥德蘑多糖可能通过提高巨噬细胞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或分泌,从而抑制结直肠腺癌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并降低了共培养体系中结直肠腺癌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路玉兰  史振霞  闫训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41-12142
[目的]探究金顶侧耳多糖提取方法及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液体培养金顶侧耳,以乙醇沉淀法从发酵液中提取金顶侧耳多糖,并采用蒽酮比色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相结合测定多糖的得率。通过称量胸腺、脾脏的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来探讨不同剂量的金顶侧耳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该法提取的金顶侧耳多糖得率为14.35%,随金顶侧耳多糖的剂量的增加,小鼠脾脏重量增加,注射多糖的小鼠免疫力明显高于环磷酰胺(CY)对照组,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金顶侧耳多糖能对CY有减毒作用,能够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液体深层发酵法培养金顶侧耳,研究在不同浓度(0.250、0.125、0.083、0.063、0.05 mg/mL)壳聚糖的条件下对金顶侧耳菌丝体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金顶侧耳菌丝体的多糖产量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添加壳聚糖浓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以0.063 mg/mL的壳聚糖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8.
蒿种子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红  闫训友  孟凡萍 《北方园艺》2007,(12):197-198
以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SDS法、CTAB法及SDS-CTAB法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结果表明:SDS-CTAB法适于籽蒿(A sphaerocephala)种子基因组DNA提取,SDS法次之,CTAB法不适合.  相似文献   
9.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聚糖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基而得到的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在科研及应用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金针菇为材料,研究在不同脱乙酰度(80%、90%、95%)、不同浓度(0.125、0.083、0.063、0.05 mg/mL)的壳聚糖的条件下对菌丝体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脱乙酰度壳聚糖分别在不同的浓度下,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量、蛋白质含量、核酸含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壳聚糖脱乙酰度及稀释倍数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以脱乙酰度为90%,浓度为0.083mg/mL时,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但3种不同脱乙酰度不同稀释倍数的壳聚糖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作用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豆科甘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草属植物分类学、生理学及资源开发利用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