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直型巨龙竹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直型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是云南重要的经济竹种资源之一。为了保护和开发通直型巨龙竹种质资源.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标记对通直型巨龙竹核心分布区不同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用于正式扩增,在所研究的4个居群共54个个体中检测到54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0363和0.0536: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3.97%,H和I分别为0.2600和0.3921。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a)达0.8634,显示不同居群间遗传分化很大。造成通直型巨龙竹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境片断化和自然条件下花而不实造成的种子传播困难.图4表4参21  相似文献   
2.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目前关于核桃丰产栽培技术的探索与研究较多。在这些技术规范中,土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就不同地域核桃的丰产栽培管理过程中的土壤管理特点进行梳理总结,包含了整地特色、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土壤改良措施、其它作物间作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核桃种植的土壤管理提出建议,以促进核桃林长期经营和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龙竹是亚洲热带地区栽培最广泛的丛生竹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对龙竹的生物学、生态学、竹材及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分析了龙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勃氏甜龙竹6个云南地理种群的ISSR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护云南分布的勃氏甜龙竹种质资源,应用ISSR标记对勃氏甜龙竹6个云南代表性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进行了研究。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用于正式扩增,在调查的6个种群共84个样丛中检测到73个多态位点。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分布的勃氏甜龙竹遗传多样性较高,在种群水平上,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13.38%,有效等位标记数Ne=1.0906,平均Nei's等位标记多样性指数H=0.050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0.0742;在物种水平上,PPB=96.05%,Ne=1.5304,H=0.3130,I=0.4714。2)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高,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8427。3)Mantel检测结果显示种群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0244,P=0.5740)。推断人类活动的干扰、生境的片段化以及结实率低的生物学特性是导致勃氏甜龙竹种群稀少的主要因素。考虑到云南分布的勃氏甜龙竹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较高,但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因此应该对勃氏甜龙竹所有种群以及个体实施及时的就地保护,在迁地保护时应在各种群内大量采样。  相似文献   
5.
运用分布型指数法、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方程对园林植物害虫桂花网蝽Eteoneus sigil-latus在昆明市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桂花网蝽在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上呈聚集分布,频次测定中负二项分布(似然法)卡方值为244.3291,其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产生原因可能与环境因...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的自然或栽培种群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和分析了云南4种典型热带丛生竹——巨龙竹、龙竹、云南甜龙竹和黄竹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分化背景,并结合种群平均秆径和平均秆质量,初步评价了以种群为代表的各个竹种的种源分化状况。结果显示:4个竹种种群间的平均秆径和平均秆质量等主要营林指标差异显著;巨龙竹、龙竹、云南甜龙竹种群间存在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其遗传分化系数(Gst)均大于0.83;而黄竹种群间也存在一定水平的遗传分化(Gst=0.252 4)。研究结果为筛选巨龙竹等4个竹种的优良种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次生林火烧迹地的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核桃林、桉树林和撂荒的火烧迹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等15个特性指标,并对各土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根据养分分级标准对3种土地类型的土壤肥力进行评估。【结果】3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Cu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土壤养分含量以及pH值、C/N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P0.01)。按土壤养分分级标准,除撂荒地有效磷含量处于"最缺乏"的等级外,3种土地类型的各项土壤养分指标均可归到适宜及以上级别。【结论】森林火烧后,核桃林、桉树林和撂荒对土壤养分的恢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景东哀牢山北段西坡徐家坝地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典型地段6 hm~2大样地内设置240个凋落筐,研究凋落物的空间输入格局,及地上凋落物养分输入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森林单位面积凋落物输入量极高,达到859.40 g·m~(-2)·a~(-1),与南美雨林、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相当;碳、氮、磷、木质素的输入比例高于澳大利亚北皇后岛的湿润雨林。在本研究取样尺度上,仅凋落物钙、镁元素表现出空间自相关性;地上凋落物钙、镁输入量与土壤钙、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典型地段内凋落物产量极高,但较慢的分解速率减少了CO2的释放,有利于固定更多的碳元素。凋落物钙、镁元素输入的空间格局与土壤钙、镁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意味着土壤养分含量与植物养分输入之间可能存在正反馈趋势。  相似文献   
9.
角倍总RNA的提取是研究角倍蚜虫瘿形成分子机制的基础.本研究针对其多酚、多糖含量高的特点,从各类试剂盒及常规方法改良中优选出CTAB(异丙醇)沉淀方法,较为简单、经济、有效地提取角倍总RNA,其得率可达60.16 μg·(100 mg)-1.利用该方法提取的RNA,通过RT-PCR克隆肌动蛋白基因ACTIN片段,碱基序列长度为934 bp,编码311个氨基酸,该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ACTIN基因序列比对显示与芒果同源性最高,相似性达到95%,与其它肌动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6%以上.角倍总RNA的提取及看家基因ACTIN的克隆可为盐肤木和其他蚜虫虫瘿的分子克隆及基因表达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具有高药用价值的资源树种川黄檗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近60年关于川黄檗的化学成分分析、有效药用成分含量测定、药用成分影响因素、药用成分提取方法、野外资源分布、栽培及其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对于川黄檗的有效药用成分测定、影响因素及其提取方法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关于野生资源分布的研究也比较充分,目前可知川黄檗在泛长江流域都有分布。鉴于川黄檗的广泛应用前景,应加强目前还严重不足的关于栽培和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同时在生理生态特征、生活史特征、种群动态、遗传多样性等仍属空白的领域开展研究,以期掌握川黄檗从个体到群落多个尺度的生理、生态规律,更好地实现人工栽培,缓解野生资源的压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