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HP和RS的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流为主线,以流域为单元,根据生态系统内部诸因子的相关性以及绿洲与荒漠两大生态系统间的耦合机理,对交错带生态环境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其权重,得出了该带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定量结果.层次分析法对于田绿洲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可以为解决生态安全评价中分配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同时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和推广提供一种有效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与地均水的占有量不仅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极大,而且也远低于全国和自治区平均水平.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的瓶颈因素.研究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介绍了缓解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紧张局面、节约水资源的一种方法,即污水资源(污水回用),阐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废水资源化的几点建设性建议,这对缓解乌鲁木齐市日趋紧张的水资源利用现状、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吐鲁番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部,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和瓜果之乡.因为气候极度干旱炎热、地势低洼、风大风频等自然地理特征,其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和脆弱.现今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已经对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借助RS和GIS工具,对代表自然生态状况的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从自然及人文方面分别作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为吐鲁番盆地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镇体系结构是城市化格局及演化的基本框架。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田地区7县1市为例,运用分形理论和引力模型分析和田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得出和田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城镇沿国道呈条状分布,城镇之间联系较紧密的结论;和田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以和田市为中心,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也以和田市最强,其周围城镇的经济联系强度随着与和田市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田地区城镇间的联系强度在逐年增加,其中2012年1级、2级城镇的数量已达到4个,分别是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  相似文献   
5.
GIS支撑下的且末县水资源及其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且末县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生态脆弱区,气候极端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剧烈。新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是一种普遍情况,且末县也不例外。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且末县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的空间分析与评价。用新方法对且末县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且末县大部分流域水资源丰度不低,水资源总量也不少,水资源利用上,所有流域均有一定开发潜力,尤其是地下水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天山北坡中段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异。[方法]通过对天山北坡中段海拔1 200~1 900 m的垂直带内进行系统采样和实验室测试,分析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异和分布特征。[结果]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存在显著正回归关系,在0~10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荒漠草原耕地山地草原山地森林;天山北坡的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山地森林和耕地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剖面垂直分异明显,随深度增加呈幂函数递减趋势,下降速率表现为山地森林山地草原荒漠草原耕地;Co Kriging插值比单因素Kriging插值拟合精度更高,更好地反映出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异与地理空间的水热组合条件、生长植被类型、群落植物生物量分配模式以及人为扰动有关。[结论]该研究为天山生态系统固碳功能评估和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1988~2009年各个城市的非农业人口为依据,对新疆的城市等级规模给予分析,发现新疆城市首位优势明显,2003年以前两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以及十一城市指数相对稳定,但高于理想值,2003年以后各个城市值相对下降,首位优势相对下降。城市规模的分形理论的研究发现,分维值D不断增大,从1988年的0.889 3增长为2009年的1.043 4,说明各城市之间的规模趋向均衡,首位城市的垄断地位有所减弱。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计算得出,乌鲁木齐与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最强,确立了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城市群在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研究基于1970 ~2009年且末绿洲变化特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取影响该绿洲变化的9个社会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且末绿洲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因素,最后通过灰色GM(1,1)对未来20年的绿洲面积动态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且末绿洲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归纳为人口变化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业成产条件因素;灰色GM(1,1)模型对绿洲未来动态变化趋势预测得出,规划的近期水平年2010年和远期目标年2030年且末绿洲面积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 014.24和2 248.23 hm2,绿洲面积预测模型模型精度达到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疆1952~2010年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对新疆的城市化、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描述,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相关检验,得出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新疆近60年的城市化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是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初城市化波动比较大;产业结构顺序由当初的"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以1991年为分界点;新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推动城市化的进程,然而在不同的时间段,产业结构的作用有所变化;线性回归模型中剔除了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自变量,用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2个解释变量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两者的系数分别为0.622 7、0.502 6,均为正值,表现为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强化课堂动手实践、拓展社会力量专业培训的校内外结合专业技能培养的解决方案.在针对新疆主要高校GIS相关专业学生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社会力量的专业培训具有广泛的学生需求,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作用,是高校课堂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