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松油烯与马来酸酐的环加成反应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松油烯与马来酸酐的D iels-A lder环加成反应和松油烯的异构转化率。使用相对于α-松油烯过量的马来酸酐,在65~70℃、100~105℃和135~140℃时α-松油烯的异构转化率分别为15%、38%和69%。采用异核远距离关联(HMBC)等核磁共振测试手法解析了环加成产物的结构,归属了各原子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2.
李伟  刘涛  陆占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60-11861
[目的]研究成熟马铃薯茎叶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提取成熟马铃薯茎叶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联机分析化学组成,然后,以Halo法测定精油的抗菌活性。[结果]以0.520%的产率获得精油,检测出81种成分,解析鉴定了占精油71.659%的31个成分。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19.629%;羧酸类化合物18.625%;饱和烃类化合物15.352%:酮类化合物6.993%;醇类4.092%;酯类3.679%和醛类2.228%。[结论]该精油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但是,对黄色葡萄球菌、根霉的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茎叶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使被废弃的马铃薯茎叶得到再利用,研究了以乙醚为溶剂的超声波法提取马铃薯茎叶获得精油和精油的N-亚硝基二甲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和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从马铃薯茎叶中以0.52%的产率获得了精油。当马铃薯茎叶精油的用量为1.00mL时,对N-亚硝基二甲胺生成阻断率最大为65.2%;当马铃薯茎叶精油用量为0.30mL时,对NaNO2的清除率最大达86.8%。  相似文献   
4.
成熟前期马铃薯茎叶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成熟前期马铃薯茎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GC-MS联机分析法对提取物进行了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以0.629%(W/W)得油率获得挥发油,联机分析精油共检测出112个成分.通过解析鉴定出占挥发油相对含量79.464%的61种化合物,其中芳香族化合物30.099%、倍半萜20.022%、单萜2.525%、羧酸类化合物8.476%、醛类化合物5.429%、饱和脂肪烃5.338%、酮类化合物3.391%、醇类化合物2.176%.  相似文献   
5.
以水蒸汽蒸馏—溶剂萃取法提取成熟期马铃薯茎叶挥发性成分,以0.53%的产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了分析,检测出81种成分,解析鉴定了占精油相对含量79.386%的43个成分。精油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为:醇类化合物24.789%;烃类18.554%,酮类11.433%;倍半萜类3.479%。对精油的消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当加入量为0.50mL时,清除率最高为62.5%。由此可知,成熟期马铃薯茎叶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消除DPPH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百里香(Thymus vulgarisL.)的甲醇萃取物中分离出3个单萜糖苷。用1H NMR和13C NMR核磁共振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为对伞花-9-基-β-D-葡萄糖苷(1)、5-β-D-葡萄糖苷百里氢醌(2)和2-β-D-葡萄糖苷百里氢醌(3)。其中1是新化合物,2和3是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将真空冷冻干燥后的香菜添加到快餐面中,采用模糊数学定量化方法对各种感观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8.
陆占国  李伟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350-353
应用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法和微波辅助-溶剂萃取法提取了成熟期马铃薯茎叶挥发性成分。用乙醚为萃取溶剂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时,以0.533%(m/m)得油率获得精油;以正己烷为溶剂的微波辅助萃取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温度60℃,时间9 min,液料比10︰1(V/m),在此条件下的得油率为0.528%(m/m)。用GC-MS分析检测出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精油含有81个成分,解析鉴定出占精油相对含量79.386%的43种物质,醇类化合物(24.789%)为主要成分;微波法获得的精油检测出78个成分,解析鉴定出占总精油82.226%的36种成分,酯类化合物(44.482%)为主要成分。2种提取方法获得的精油成分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恶臭废水既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环境,还会带来各种疾病和中毒,虽然长期以来在恶臭废水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耗费了大量能源加以解决,迄今为止,确实开发了一些有效的废水除臭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还可以分为封闭法、换气法、稀释法、溶解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吸附法、掩蔽法等等,但是,这些除臭方法均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