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群体是否存在形态差异,为辨别中华乌塘鳢产品来源提供快速便捷的形态学判别方法,也为创建中华乌塘鳢红树林生态养殖品牌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测量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的6个可量性状和20个外形框架结构数据,并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多元分析.[结果]除头长/体长外,其他各项可量性状比值在各中华乌塘鳢群体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第一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L9(第二背鳍起点至其末端的距离)、L13(第二背鳍末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14(第二背鳍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L17(第二背鳍末端至尾鳍腹侧起点的距离)、尾柄长/体长和尾柄高/尾柄长等尾端特征值,对第二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体高/体长、L2(第一背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L5(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6(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7(第一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和L8(第二背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等躯干特征值,对第三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L11(臀鳍起点至其末端的距离)、L12(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末端的距离)、L16(臀鳍末端至尾鳍腹侧起点的距离)和L18(臀鳍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等体后端特征值.野生、生态养殖和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群体可通过判别函数进行有效区分,其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群体与生态养殖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池塘养殖群体相聚,即中华乌塘鳢生态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形态较相近.[结论]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形态学多元分析可有效辨别.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的形态与野生群体更相近,食物保障和食物组成、环境理化条件等可能是引起中华乌塘鳢各群体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肌肉的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差异,为中华乌塘鳢品质鉴定、养殖技术改进和红树林生态品牌创建及推广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测定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肌肉的质构特性、滴水损失率、冷冻渗出率、pH、胶原蛋白含量、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等指标,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野生和生态养殖的中华乌塘鳢肌肉硬度、内聚性、胶黏性及胶原蛋白含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P<0.05,下同);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弹性、咀嚼性和pH间存在显著差异,弹性和咀嚼性表现为生态养殖>野生>池塘养殖,pH表现为池塘养殖>生态养殖>野生;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滴水损失率和冷冻渗出率间无显著差异.常规营养成分中,池塘养殖群体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群体.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相同,均测出18种氨基酸和18种脂肪酸,含量也基本一致,但野生和生态养殖群体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n-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群体.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AA/TAA)、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也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理想模式,分别为42.67%~44.11%和89.07%~95.95%.[结论]中华乌塘鳢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特点,3种不同来源的中华乌塘鳢主要营养成分相似,但野生和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的中华乌塘鳢肌肉质构特性和保健价值优于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  相似文献   
3.
广西竹鼠养殖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竹鼠,隶属于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又称竹狸、竹鼬、竹根鼠、竹根猪等,因其喜食竹子且形似老鼠而得名。在动物分类学上,中国通常所说的野生竹鼠包括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 Gray)、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mosus Blyth)、暗褐竹鼠(Rhizomys uardl Thomas)、大竹鼠(Rhizomys sumatrensis Romles)和小竹鼠(Cannomys budins)5种,是南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