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途过渡宿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病房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入住中途过渡宿舍,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辅导、社会及生活技能训练等康复服务。于入组时和治疗1、3月后,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中有2例因病情改变而中途退出研究。治疗1、3个月后,两组的社会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但治疗组效果更优(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3个月的效果优于治疗1个月的(P<0.05)。结论中途过渡宿舍可以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的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山区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希望和出路在于综合开发。这是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干部群众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的共识。全县干部群众在大办绿色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创造了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管理。不同所有制经营形式的关键是解决好各方面的利益分配,从乡村的实际出发,权衡利弊,选择合乎乡村林业建设的经营管理形式,长期稳定下来,是加快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最终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移的有效途径。在此,笔者结合漾濞彝族自治县“山区、民族、贫困”三位一体的客观实际分析了林果生产实践的经验、教训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对5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组)和50例同期临床治愈出院者(康复组)进行病耻感的调查并相比较。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检测精神组的应对方式,并将结果与其病耻感得分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耻感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显示,精神组的社交因子、能力因子、治疗因子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康复组(均P<0.01)。精神组患者病耻感的总分及3个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较高水平的病耻感,应对方式越积极,病耻感越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