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适时打顶顶尖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养料消耗大,适时打顶就可减少顶端养料分配,使中、上部果枝得到较多养料,保证秋桃生长,提高秋桃结铃率.适宜时间一般指在棉株刚"败劲”,开花果枝离顶端还有4~5节时,即大暑前后.方法是将顶端打去1叶1心,留下最上1个果枝就可以了,切勿"大把揪”.实践证明,打顶过早过迟都不适宜.  相似文献   
2.
3.
4.
5.
三、根据分蘖成穗规律的叶龄模式,确定基本苗数和群体动态 (一) 适宜基本苗数的确定适当减少基本苗数,必须以满足适宜的穗数(y)为前提,并根据单株可靠的成穗数(ES),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x)。即:x=y/ES 单株可靠成穗数(ES)取决于品种的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及其按同伸规则应有的理论茎蘖数(R),以及茎蘖的发生率(r)。故:x=y/R·r  相似文献   
6.
<正>“以肥治虫”就是以施肥的方式来消灭害虫,这是近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防治害虫新技术。它采用肥料来达到杀灭或赶走农作物害虫的目的,既节省农药,又具有施肥作用,且不伤害天敌,不污染  相似文献   
7.
一、壮苗关 1.建立苗床,适时播种选择距栽培地较近,管理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建立苗床.苗床可建立成拱形或斜面形.拱形苗床以南北走向,东西排列为宜;斜面形则以东西走向,南北排列为宜.为了便于管理,每个床面以宽1~1.2米,长8~10米为宜.要用未种过瓜类的熟土和厩肥,以3:2的比例充分混合、捣碎过筛后做为苗床土.苗床建好后,视栽培品种确定播种期.一般说来,早熟品种宜早播,晚熟品种可适当晚播;抗寒性强的品种宜早播,耐热性强的品种可晚播;有保护设施的宜早播,露地直播的可适当晚播.  相似文献   
8.
小麦大面积高产低成本的栽培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省科委的倡导下,1979年秋江苏农学院、邗江县科委、农业局、湾头公社农科站等单位共同协作,于邗江县湾头公社田庄大队进行了“小麦百亩连片亩产千斤栽培试验.”试验在该大队一、三、四生产队进行,面积100.48亩,供试品种为“9—10—8—3”及扬麦2号.土质为砂壤土,前茬为早接早双季晚稻,少部分为杂交中籼稻.地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22~1.43%).于10月26~29日机播(少部分晚茬在11月3日播种),行距21厘米.播种量扬麦2号每亩11.9斤,每亩基本苗7.6~11.4万;“9—10—8—3”每亩为14斤,每亩基本苗12.5~13.5万,达到了预期  相似文献   
9.
在邗江县湾头公社田庄大队进行的IR_(24)百亩连片高产栽培试验,采用“小群体、壮个体”的栽培技术途径.1980年试验面积101亩,平均亩产1066.29斤,通过经济核算,每亩产值144.23元,比一般大田增加21.83%;每生产百斤稻谷成本6.51元,比一般大田减少9.83%;每亩纯收入67.13元,比一般大田增加39.16%.1981年试验面积101.19亩,理论产量平均达1189.23斤,由于成熟期和  相似文献   
10.
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79—1982年,我们在邗江县湾头公社田庄大队连续进行了百亩连片小麦高产栽培试验,同时于院内布置了必要的田间和实验室试验,初步摸索出一条改善小麦个体和群体生育的有效途径,这就是“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采取这一途径,通过压缩群体起点,增加正馈效应时间和强度,为个体创造优越的生长条件,为群体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同时根据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按时采用简易技术,促使个体与群体的生育动态合理,把穗群中分蘖穗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既满足了高产所需的适宜穗数,又使主茎和分蘖一并形成大穗、重穗;从而显著地改善了群体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抽穗一成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