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中不同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及其适应性机制,以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沙湾监测研究区内的退化喀斯特森林为例,从中选取8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气孔导度及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值日间主要在0. 011~0. 215 mol/(m~2·s)之间变化。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在同一时刻不同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 0. 05),而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n.) L'Hér. ex Vent.]外,同种植物在不同时刻的差异均不显著(P0. 05)。(2)梓树(Catalpa ovata G. Don)的叶片气孔导度与光照强度呈显著中度负相关(r=-0. 534,P=0. 040),而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的则呈显著中度正相关(r=0. 538,P=0. 038)。构树的叶片气孔导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高度负相关(r=-0. 728,P=0. 002),而与气温呈显著中度正相关(r=0. 602,P=0. 017)。厚果崖豆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的叶片气孔导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中度负相关(r=-0. 554,P=0. 032)。(3)树种和测定时间对植物叶片气孔导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 05)。(4)研究区大部分植物对生境恶劣的喀斯特环境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叶片气孔导度的日间变化主要受植物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对外部环境条件改变的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