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史陶钧  陈万才  曹志洪 《土壤》1984,16(5):180-182
碳酸氢铵粒肥(以下简称碳铵粒肥)深施试验,在国内已进行十年之久。先后有十余个省、市的几十个单位研究了碳铵粒肥在不同土壤上对水稻、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碳铵复混粒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元昌  陈万才  魏正仓  束中立 《土壤》1991,23(6):316-318
目前,碳酸氢铵仍为我国的主要氮肥品种,约占全国氮肥总量的50%以上。由于它具有易吸湿和易挥发损失的缺点,因而其氮素利用率不到30%。早在70年代,一些研究者为了提高碳铵氮素利用率而将碳铵压粒深施,其利用率可提高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1年生厚朴幼苗为材料,研究在聚乙二醇(PEG 6000)胁迫下厚朴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厚朴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MDA含量在处理36 h后增幅较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胁迫期间其活性高于对照,说明厚朴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可以保持一定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和清除活性氧能力。  相似文献   
4.
使用分段研究方法对夏玉米根、冠在苗期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及拔节期复水后形态、生理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玉米根、冠形态和生理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均存在着协同响应机制。形态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株高、茎粗、叶面积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同步生长趋势以及相关关系。生理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根系活力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趋势。研究还表明根冠比作为根冠功能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与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着动态响应机制。采用不低于玉米各生育期轻度水分亏缺阈值下限的有限水分亏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一种融观赏、用材于一身的名贵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本实验研究香樟在应对苗期干旱胁迫时的生理应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香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而游离脯氨酸、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其中干旱胁迫处理中前3d,MDA、游离脯氨酸积累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变化并不显著,蛋白质合成未受明显影响;胁迫处理3-6d,苗期伤害指标逐渐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比较有显著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显著增加;当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到9d,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中相比较有极显著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继续下降,但与胁迫中期比较下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