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9株虫生真菌的鉴定及对烟粉虱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9株虫生真菌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并筛选出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具有高毒力的菌株。【方法】采用形态学及ITS区、TEF区、Bloc区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菌株,并采用浸渍法测定真菌对烟粉虱的毒力。【结果】29株虫生真菌有26株符合白僵菌Beauveria的特征,菌株SB003、SP665和SP670被鉴定属于棒束孢属Isaria;利用TEF区序列、Bloc区序列、TEF-Bloc联合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9株菌株共包括24株球孢白僵菌B. bassiana、2株假性球孢白僵菌B. pseudobassiana和3株环链棒束孢I. cateinannulata。烟粉虱2龄若虫的死亡率随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菌株致病力不同;用1×108 mL-1的孢子悬浮液处理烟粉虱2龄若虫7 d,致死率最高的菌株为SP433,其次为SB009,分别为87.37%和82.93%。【结论】本研究可为虫生真菌的分类提供理论基础,筛选出的高致病力菌株SP433和SB009可为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琯溪蜜柚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在山地、坡地或平地上栽植.10年前,结合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实施,琯溪蜜柚在我县得到迅速发展,至今面积已达667 hm2以上.然而,琯溪蜜柚在我县总体表现为产量较低、效益较差.为探索其早结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我站技术人员于2010年秋在高穴乡桦源果业基地的4年生琯溪蜜柚幼树上(1 300 m2,165株),重点实施主干环扎、增施有机肥等技术.2011年春,90%的植株开花繁茂,挂果良好,当年平均株产7.5 kg,最高株产达10 kg以上.2012年花量更喜人,估计产量更高.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幼龄琯溪蜜柚早结丰产关键技术 四川省大竹县农业局茶果技术推广站 农艺师 王善良 危安海 琯溪蜜柚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在山地、坡地、平地的田土上栽植。十年前,我县结合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实施,琯溪蜜柚得以迅速发展,而今面积已达667hm2以上,但由于诸多原因产量较低、效益较差。为探索其早结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我站果树技术人员于2010年秋在高穴桦源果业基地的4年生琯溪蜜柚幼树上,重点实施主干环扎、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实施面积达0.13hm2,涉及果树165株。2011年春,90%的果树开花繁茂,挂果良好,当年株平产果7.5kg,最高株产达10kg以上;今年花量更喜人,预计产量比去年更高。具体技术如下: 一、幼树主干环扎,促进花芽分化 针对幼树长势旺盛的特点,为了尽快让其挂果,在9月初,我们对4年生的琯溪蜜柚幼树,采用18号扎紧丝在主干离地10~15cm 处环扎一圈(注意:环扎接头处一定要扎紧实),以切断韧皮部筛管的通路,阻碍叶片制造的碳水化合物向根系运输,抑制其营养生长,提高树体内树液浓度和碳氮比例,达到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翌年1月下旬将环扎的扎紧丝去掉,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500—800液涂抹环扎口,再用地膜包扎环扎口,以防止病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二、增施有机肥,及时补充树体营养 根据柚树园坡地地形、土质(灰棕紫泥土)疏松、土壤通气性较好、肥力水平中等、有机质含量低的状况,我们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春、秋两次正光生物有机肥(四川绿园正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是春季突出一个“早”字,即:2月上旬在树冠滴水处开环状沟,毎株施高效复合肥(含量:N15%、P15%、K15%)1~1.5kg、正光生物有机肥3kg,促发春梢,提高花质;5月中旬沟施常规肥,毎株施高效复合肥1kg,达到保花保果和壮梢的目的;7月下旬是关键的一次施肥,毎株环状沟施高效复合肥1.5~3kg、正光生物有机肥5kg,达到壮果和促发秋梢的目的,为来年的花芽分化打下基础。 三、合理修剪,培养良好的树冠结构 按照柚树自然开心型的修剪原则,重点培养幼龄树三大主枝。主枝上的各级侧枝通过“去直留平、去强留弱、及时抹芽摘心”,使各级侧枝分布均匀,枝条希密合理。达到逐步缓和树势,提早开花结果。 四、及时防治病虫,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生产中及时观察各种病虫发生动态,特别是“螨、蚧、天牛”三大类害虫和“炭疽、树脂”两类病害,一定要在发生初期,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及时进行防治,以杜绝各类病虫对枝、叶、花、果及树体的为害,同时兼治其他病虫。常用的农药有:1.8%的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5%的噻螨酮(尼索朗)1000—2000倍液防治螨类,25%噻嗪酮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防治蚧类。天牛类害虫采用“捉、刮、掏、灌、剪”五措施进行防治。即:“捉”找准各天牛成虫交尾产卵时期,进行人工捕捉成虫消灭;“刮”根据各天牛产卵处成虫咬伤树皮有湿润点的特点,人工刮除虫卵,“掏”用钢丝掏出树干洞内的幼虫;“灌”在没有掏出树干内幼虫的情况下,再把洞内的虫粪掏干净,灌上有熏蒸作用的药棉球,如:500倍液的敌敌畏等;“剪”将枝天牛为害了的枝条用枝剪剪去并集中处理。“炭疽和树脂”两类病害一般用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70%威尔甲托600—800倍液防治。这样能达到费省效宏的效果。 2012年4月19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