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1月15日,云南省农业厅和昆明市政府在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揭牌。经农业部认定,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曲靖国际农业食品科技园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1原料腐熟的问题1.1原料要新鲜,用前最好经3d曝晒,场地要清洁附近没有污染源,特别要清除生产过食用菌的残料、废料。1.2拌料时,除严格按照配比要求操作外,还要加入2%~3%的生石灰,使原料的pH值达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找我国猪业标准及标准化工作存在的短板,明确我国猪业标准化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猪业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阐述加强猪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从标准分类、标准有效期、标准性质及采标率等角度分析我国猪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比较中外猪业标准体系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发布的猪业及其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合计759项,围绕品种、饲料营养、兽医卫生、环境控制、重大猪病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动物防疫标识和质量安全溯源等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标准化体系已初步建立,基本上可实现生产有标可用、检测有标可依、质量有标可判;但我国猪业标准化仍存在标准体系不够合理、标准更新不及时、标准国际化水平不高、标准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尤其是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猪业标准体系在技术指标、产品质量指标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异,其分类与数量各具特色。【建议】猪业标准化工作要以“养殖过程科学高效、养殖环境生态友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为切入点,集生猪全产业链及其关联产业的标准于一体,逐步形成一个接地气、切合生产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体系,并以此推动和促进猪育种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具体措施包括:(1)提高认识,加大猪业标准体系建设资金投入;(2)科学引导,健全猪业标准化体系建设;(3)对标国际,提升猪业标准国际化水平;(4)加强宣贯,促进猪业标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猪肌肉肌内脂肪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方法对多种类型猪肉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其中,鲜样浸提法与近红外光谱法(鲜样)的相关系数为0.989,与索氏抽提法(干样)的相关系数为0.978;而索氏抽提法与近红外光谱法的相关系数为0.981,且大理石纹评分法(观察法)与其他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9。通过4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索氏抽提法测定结果显著低于鲜样浸提法与近红外光谱法,而鲜样浸提法与近红外光谱法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大理石纹评分法与其他方法均存在显著差异,只可作为辅助方法。鲜样浸提法和近红外光谱法在不同品种间进行测试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鲜样浸提法仍然是最为准确有效的测定猪肉肌内脂肪的经典方法,而近红外光谱法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的优点,可以作为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细颗粒物(PM2.5)的动态变化格局及城市道路林对其的阻滞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何种配置的林带所发挥的防尘抑霾效果最佳。  方法  选取了3种结构共12种配置模式的城市道路林,首先分析了林带内外PM2.5的日动态、年际动态和水平空间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减尘率评价不同模式林带对PM2.5的阻滞作用;最后通过减尘率和小气候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植被减尘率的可能因素。  结果  PM2.5日动态变化呈早晚高中间低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00和18:00,10:00和14:00最低;年动态规律表现为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低。PM2.5在林带内水平空间中的变化规律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春夏季节,林缘至林内呈逐渐递减趋势;秋冬季节,林缘至林内25 m处呈递增趋势,在25~30 m处下降且低于林外林缘处。对PM2.5减尘率最高的是乔灌草结构,其次是针阔混交乔木结构,单排乔木结构的减尘率最低;春夏季,12种道路林对PM2.5阻滞率为正值,秋冬季只有A5(针阔混交乔木)、B1~B3(单排乔木)和C2、C3(乔灌草)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小气候因子与PM2.5关系存在季节差异,PM2.5浓度在春秋冬季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P<0.05),春夏季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秋冬季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P<0.05);林地PM2.5阻滞率在秋季和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秋冬季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林地阻滞率和风速相关性不显著。  结论  在城市道路林建设中合理增加林带宽度及加大常绿针叶乔木和灌草的比例对于降低PM2.5质量浓度效果显著。图5表6参3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