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余姚市标准农田地力提升项目区的耕地进行地力评价。随机选取27块耕地的11个评价指标,对各评价指标先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1~3主成分代表了评价指标82.1%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划分耕地地力等级,分析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选取汞、砷、铅、镉、铬、铜、锌等7种元素,对河姆渡茭白基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基地有3种金属元素均高于背景值,超标率为锌>铬>汞,检测的大部分基地受到轻度污染,元素的综合污染指数顺序为:锌>铬>汞>铜>镉>砷>铅。基地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呈较快的累积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小麦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 NE)推荐施肥对冬小麦化肥减量效果、产量效应、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对杭州湾南岸冬小麦主要种植区的3个小麦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麦专家推荐施肥较农户习惯施肥量显著降低,氮、磷、钾肥分别降低了71.08、15.92、35.58 kg·hm-2;小麦专家推荐施肥较农户习惯施肥平均增产80.0 kg·hm-2,试验点氮、磷、钾养分内部效率平均为7.72、9.84、16.19 kg·kg-1,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平均为39.83、17.83、58.75 kg·kg-1,氮、磷、钾养分农学效率平均为7.72、9.84、16.19 kg·kg-1,氮、磷、钾养分回收率平均为39.83%、17.83%、58.75%,均高于农户习惯施肥处理;小麦养分专家推荐施肥较农户习惯施肥的经济效益平均增加200.0元·hm-2,增加了农户收入,提高了养分利用效率,可以在杭州湾南岸小麦主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新型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连续3 a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硅钙钾镁肥不同用量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硅钙钾镁肥水稻增产明显,以施用硅钙钾镁肥1 500 kg·hm-2增产效果较好。在土壤改良方面,施用硅钙钾镁肥可以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有效硅和盐基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宁8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田间条件下开展了硅钙镁磷钾肥与常规肥配合施用在水稻上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在农民常规施肥基础上,667 m2分别增施硅钙镁磷钾肥50,75和100 kg后,产量分别为8 5383,8 6527和8 5390 kg·hm-2,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151%,287%和152%。在等氮量条件下,在农民常规施肥基础上,667 m2分别增施硅钙镁磷钾肥100和125 kg的处理,水稻地上部的吸氮量分别达到1334,1242 kg·hm-2,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的水稻地上部吸氮量仅为969~1130 kg·hm-2,说明配施硅钙镁磷钾肥能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从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农户的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基本探明蔬菜中甲胺磷超标的原因,为相关部门制定农药的施用量和残留标准提供依据,并对解决甲胺磷超标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余姚市早稻-晚稻连作农业生产区,以多年不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双季稻生产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试验点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施用控释尿素、含锌尿素和含锰尿素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麦20进行施用普通尿素、含锌尿素、含锰尿素和控释尿素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锰尿素能促进小麦的萌发与幼苗生长,含锌尿素能促进小麦苗期发育,控释尿素和含锰尿素增产作用明显,控释尿素增产达216%,含锰尿素增产86%。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宁波市两大主要流域姚江、奉化江农用水质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流域上游水质较好,没有监测指标超标,达到1级水质标准;中下游水质较差,有多项指标超标,水质以3级为主,部分地段水质达到2级,其主要超标物为粪大肠菌群数、悬浮物、石油类、六价铬和化学需氧量等,其中粪大肠菌群数、悬浮物是影响两流域水体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姚江流域水质要明显好于奉化江流域。在水质的具体农业应用上应先考虑粮油作物和其他旱作作物的灌溉,若使用在对水质要求较严的蔬菜灌溉或渔业养殖上,建议对水质进行治理后再应用,以防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轮作和有机肥对滨海灰潮土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轮作和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灰潮土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在3 a定位试验下,采集水旱、旱旱轮作和施用有机肥处理后的土壤样品,进行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开展α多样性分析,比较微生物群落丰度值,对真菌做FunGuild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水旱轮作和施有机肥能够增加滨海灰潮土土壤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在水旱轮作下,细菌种群丰度变化能够保持较多的一致性,而真菌的变化较多样。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各异。从真菌的功能分类统计上来看,水旱轮作和施用有机肥更利于腐生营养型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