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过去,大田鉴定的病圃常设在多雾露,稻瘟病常年流行的地方。瓶栽鉴定常采用遮阳喷水,人为创造稻瘟病菌萌发侵染所需水滴的条件。因为外界气候变化,往往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我们设计了塑料棚进行稻瘟鉴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1977年~1982年,用我国一套鉴别品种对本市郊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进行了研究。共采集全郊区61个籼粳稻品种的病标样186份,测试364个单孢菌株,鉴定出8群20个小种,其中ZF_1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分布于全郊区,为优势小种。在几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菌株31个,进行测定,筛选出郊区致病性基本稳定的菌株有:77-43-2(ZB_1)、77-93-1(ZB_(17))、77-03-1(ZD_3)、77-121-3(ZE_1)、77-101-4(ZE_3)77-08-1(ZF_1)、77-91-1(ZG_1)和78-41-1(ZA_(61))。对上海地方品种资源和当家品种进行抗性分类研究。品种资源中以“晚绿”种抗性最强。10个籼稻当家品种,以“庆莲16”抗性最强。18个粳稻当家品种中,“沪选19”抗性最弱。 1978年~1979年在发病严重的枫围公社和向化公社设立病圃。生长期间逐月采集标样,测定其小种消长,病圃每月出现1~2个小种,以ZF_1小种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菌株间培养液的毒性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1988年间,作者测定了籼粳稻类的20个稻瘟病菌株培养液对水稻种子胚根的毒害。经显著性测定表明,各菌株间培养液的毒性差异显著。这种差异表现为菌液对胚根生长抑制的程度大小不同,将其分成四组,即毒性强、毒性中等、毒性弱和无毒性。各组的胚根平均生长率依次为7.7%,18.4%,62.5%和100%;各组菌株数占所测菌株数的百分率分别为15%,30%,40%和15%。此外,随着菌丝体生长量增加和培养液色素加深,各组毒性也随之降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的苗期、莲座期与包心期,乃至抽苔开花期都会遭到霜霉病的侵入和危害,其中以苗期与包心中后期发生最烈。大白菜苗期侵染霜霉病,不但影响后期生长,而且会造成缺苗断垄。包心期严重发生霜霉病,大白菜结心差、减产和降低商品率。为寻找防效理想的杀菌剂,笔者于1987:年,用3%浓度农抗120等杀菌剂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ABT附加于康乃馨生根培养基和直接用于试管苗瓶外生根的效果.结果显示,附加ABT培养基培养的康乃馨试管苗与附加NAA,IBA和对照培养基培养的试管苗相比,其生根率及移栽存活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提高,ABT诱导试管苗生根的适用范围与IBA一致,适宜浓度为0.25~1mg/L,抑制浓度为4mg/L以上。诱导康乃馨试管苗瓶外生根,以100mg/LABT处理1h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0.7%,显著高于IBA、NAA处理的试管苗生根率,极显著高于对照试管苗生根率。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菌用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具有毒害作用,表现为降低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生存率.稻瘟病菌孢子能在不同抗性的水稻愈伤组织上萌发定殖并侵染细胞.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不论抗性如何,其愈伤组织与稻瘟病菌都呈亲和性,没有专化性表现.在愈伤组织水平上以稻瘟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筛选抗病个体,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