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各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各地区1953-1966年和1978-1996年2个时段的主要农业的气象灾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区农业气象灾害存在发生频率增加、发生面积扩大及灾害发生趋于平衡等3种演变趋势。同时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诊断出各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气象灾害,并按照各种灾害对总受灾面积的影响序列将全国各地区粗略划分为8种类型,为制定区域农业发展战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劭锋  陆中臣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06-208,211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高强度产沙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产沙过程对其影响要素存在着多个维度的临界响应。在对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影响要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该地区侵蚀产沙存在的自然临界和社会经济临界问题及其产生的内在机理,以便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调控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演变问题,开展农业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研究,验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用化肥使用量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方法】本文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我国及31个省市1952到2007年间的化肥、人口、农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除少数省市外,我国和大部分省市的化肥投入量无论在人均还是总量上都与人均农业总产值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且均已出现拐点并跨越峰值,说明我国化肥的投入量已出现整体的下降趋势。而部分出现倒U的省市化肥投入量还将持续增长一段时间。【结论】总的来说,我国化肥投入为增产手段的趋势已基本得到了扭转,人们消费行为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EKC研究:以化肥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演变问题,开展农业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研究,验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用化肥使用量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方法】本文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我国及31个省市1952到2007年间的化肥、人口、农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除少数省市外,我国和大部分省市的化肥投入量无论在人均还是总量上都与人均农业总产值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且均已出现拐点并跨越峰值,说明我国化肥的投入量已出现整体的下降趋势。而部分出现倒U的省市化肥投入量还将持续增长一段时间。【结论】总的来说,我国化肥投入为增产手段的趋势已基本得到了扭转,人们消费行为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淤地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地坝是防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实现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入黄泥沙的重要措施。而黄土高原在淤地坝建设中已获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建坝过程中仍有不少教训需要总结,除了工程建设缓慢、标准低和现有工程老化失修等存在问题外,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地质地貌条件是建坝的基础,要根据其条件布设;(2)根据沟谷系统发育的地貌实体及演变规律,构建完整的淤地坝体系;(3)必须了解淤地坝所在地区的地貌发育阶段;(4)区分建坝区的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  相似文献   
6.
从地貌学的角度,较为深入地研究了黄土高原侵蚀产沙的几个临界问题:坡地系统的产沙临界、河道系统的产沙临界、以及地貌发育阶段的临界问题等,对地貌临界在黄土高原侵蚀产沙中应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地貌发育阶段的不同临界范围内,其产沙量是不同的,因此,研究地貌临界不仅蕴涵着比较深刻的哲学和科学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借鉴“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优势能力的内涵作了界定,并设计了区域综合优势能力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制订了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综合优势能力的“资产负债表”,并对其可持续发展综合优势能力作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统筹低碳城乡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扬  陈劭锋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80-187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为了促进江西省低碳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就江西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本质,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从能源供应、绿色低碳、耕地保护、城乡差距、城市规模等方面,对江西省城乡一体化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产业发展重工化和高碳化、能源供应短缺、粮食安全难以保障、城乡差距扩大以及城市规模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江西省应从加强能源储备、发展低碳产业、保护农用耕地、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积极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以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粮食安全,并推动城镇化朝着绿色、低碳、城乡协调的方向发展,为江西省的低碳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各地区1953~1966年和1978~1996年2个时段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存在发生频率增加、发生面积扩大及灾害发生趋于平稳等3种演变趋势.同时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诊断出各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气象灾害,并按照各种灾害对总受灾面积的影响序列将全国各地区粗略划分为8种类型,为制定区域农业发展战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