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一个新育成的品种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必须经过筛选、区试、生试等试验环节以及通过品种审定,而只有科学、严谨地对待品种试验工作,才能真正筛选出生产所需新品种。为了全面提高品种试验质量,防止人为因素影响试验准确性,现将近年来在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总结分析如下,供承试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薯又名红薯、番薯、地瓜、红苕、山芋等,我国甘薯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甘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块根除含有大量淀粉、糖、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元素。近年来,国际市场掀起了红薯热,美国、日本、韩国及我国,尤其是港澳地区人民对甘薯特别钟爱,甘薯被称之为“长寿食品”和“太空食品”。广西近年加大了对甘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力度,育成了一批甘薯新品种,甘薯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广西为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天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天气干暖。山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耕地面积263.14万hm2,人均耕地0.055hm2。水稻和甘蔗是广西种植的两大农作物,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改良水稻的米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杂交水稻更为重要,因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比常规水稻种植面积大。  相似文献   
4.
普通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1个普通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S986、YA0682、宝玉09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高产、适应性强,适宜在合浦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荔枝霜疫霉病是为害合浦县荔枝的重要病害,为探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理想防治药剂,笔者于2009年4月~6月在合浦县星岛湖乡万亩果场进行了50%氟吗·磷铝水分散颗粒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药效试验。试验地选择在广西合浦县星岛湖乡星岛湖万亩果场,属荔枝霜疫霉病历年发生区,试验药剂为50%氟吗?磷铝水分散颗粒剂,对照药为60%氟吗·锰锌WP和85%乙磷铝WP,均由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生产。在座果期、中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熟期(果实现红点时)各施药1次,共施3次药。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50%氟吗·磷铝WG625倍对荔枝霜疫霉病防效好且安全。50%氟吗·磷铝WG625倍最后1次药后6d、采收前1d、采后2d对荔枝霜疫霉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0.91%、72.56%、79.24%。与试验药剂50%氟吗·磷铝1250倍和对照药剂60%氟吗‘锰锌WP1000倍的防效相比较,差异极显著;与对照药剂85%乙磷铝WP850倍的防效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经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新优品种不断涌现,种子市场十分活跃,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勿视的问题,企业在生产、收购、入库、加工、包装、包衣、贮藏、调运过程中,每个环节稍有不慎就会造  相似文献   
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试验地选择在合浦县石康镇太平村,属水稻穗颈瘟历年发生区.供试品种为野丝占,3月20日播种,4月22日移栽,规格15cm×20cm,黑泥散田,有机质含量3.28%,pH6.5,肥力管理水平中上. 1.2 试验设计与安排 试验药剂为25%咪鲜胺EC,由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为25%咪鲜胺EC(江苏南通江山农化公司生产,市场上购买). 设5个处理:处理A,试验药剂25%咪鲜胺EC 900g/hm2(商品量,下同);处理B,试验药剂25%咪鲜胺EC1 200g/hm2;处理C,试验药剂25%咪鲜胺EC1 500g/hm2;处理D,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1 200g/hm2;处理E:空白处理(对照).  相似文献   
8.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试验地选择在合浦县石康镇太平村,属水稻穗颈瘟历年发生区。供试品种为野丝占,3月20日播种,4月22日移栽,规格15em×20cm,黑泥散田,有机质含量3.28%,pH6.5,肥力管理水平中上。1.2试验设计与安排试验药剂为25%咪鲜胺EC,由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为25%咪鲜胺EC(江苏南通江山农化公司生产,市场上购买)。  相似文献   
9.
马蹄在广西合浦县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廉州、党江、星岛湖3个镇乡,常年种植面积1000 hm2左右.近几年来,由于本地马蹄品种种植多年,抗性下降,每667 m2产量仅1500~2000 kg.为了进一步提高马蹄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县农业局于2003~2005年从广西农科院生物所引进马蹄组培苗试种.经过3年3造的试种,产量收成较好,每667 m2产量比本地品种增产500~1000 kg,高产田块每667 m2产量超过了4000 kg,且马蹄球茎大小均匀,大果率明显比本地品种高,市场卖价高,销售价为1~1.6元/kg,最高达2~2.5元/kg,一般每667 m2收入2500~3000元.因此,种植马蹄组培苗深受当地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