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1.
花生新品种(品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惠花2号和闽花9号产量极显著高于泉花10号(CK1)和白沙1016(CK2),且综合性状好,可在平潭县示范栽培;福花4号和闽花6号增产稳产,综合性状好,抗病性、抗逆性强,可作为主导品种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利用平潭自1981-2010年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并根据春花生种植生产获得高产所需的气候条件要求,将平潭春花生整个生育期所处的季节时段与当地相关农业气象因子相对照,分析找出各气象因子对春花生生产的利与弊。在生产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趋利避害的对应措施,确保春花生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根据平潭县冬种马铃薯种植生产获得高产所需气候条件要求及1981~201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对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在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上提出有针对性地利用气象因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冬种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几个平潭县常栽品种和正在参加区域试验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荷兰7号、费乌瑞它等3个品种综合性状均表现良好,可以在当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基于联合收获机的花生适机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花生机械化收获地面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行距(A)、种植方式(B)、肥料用量(C)和追肥方式(D)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同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对不同种植方式的花生进行机械收获,测定地面损失率以验证最佳的种植方式。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生籽仁产量效应主次排序为ACBD,以处理6(A_2B_3C_1D_2)的小区平均籽仁产量最高,但根据K均值大小选出的最优组合为A_2B_3C_1D_3,即:花生品种福花8号在沙性土壤中栽培,在基本苗27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以畦宽90cm(含沟30cm),畦面宽55cm、行距33cm,组合交错(7~19cm)种植,全生育期施用纯N 52.5kg·hm~(-2)(N∶P_2O_5∶K_2O=1∶1.2∶0.8,其中P肥全部用作基肥,N、K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1∶1),花生出苗后13d采取畦边撒施(覆土)的方式追施苗肥,盛花期叶面撒施450kg·hm~(-2)石灰的种植方式为佳。机械收获地面损失测定结果,组合交错种植方式的地面损失率是传统等位等距种植方式的1/6,是等距交错种植方式的2/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