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红托竹荪腐烂病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2014年至2015年对红托竹荪几个主栽地区的腐烂病进行了调查研究。以病害棚中的发病竹荪蛋为材料,观察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贵州中药材淫羊藿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2年采用定点踏查、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式对贵州淫羊藿中药材的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淫羊藿共有常见病虫害12种,其中病害主要为淫羊藿叶褐斑枯病(Macrophoma sp.)、淫羊藿皱缩病毒病、淫羊藿锈病(Puccinia sp.)、淫羊藿白粉病(Oidium sp.)、淫羊藿生理性红叶病和淫羊藿根肿病(Plasmodiophora sp.);虫害为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xinensis)、淫羊藿尺蠖和沫蝉;其他2种为螨类和鼠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产地半夏品质的差异,为半夏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的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了贵州不同产地半夏的含水量、水溶性浸出物、总灰分、总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半夏的水分含量为6.0%~13.6%,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9.6%~19.0%,总灰分为3.0%~4.0%,总有机酸为0.34%~0.46%.采集的样品均符合中国药典对品质的要求,药效成分较高的是关岭和铜仁产的半夏;栽培种和野生种的品质相当.  相似文献   
4.
贵州中药材白及病虫害种类的调查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贵州中药材白及的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为其防治提供参考,2010-2011年采用踏查、普查和定点定时系统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白及中药材的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白及共有常见病虫害9种,病害主要为块茎腐烂病(Rhizoctonia sp)、块茎生理性腐烂病、白及叶褐斑病和白及叶斑灰霉病4种,虫害为菜蚜(Lipaphi serysimi)、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和螨3种,其他有2种,即蜗牛(Fruticicola ravida)和鼠害。根据种植基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了白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白及生长发育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株观察与随机取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生长发育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白及3月份出苗,4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植株生长的旺盛期,8月下旬植株进入倒苗期,直到10月植株完全倒苗,倒苗后块茎不再生长,所以白及适宜在倒苗前后采挖.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为开展白及人工规范化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贵州中药材半夏GAP示范基地的最适采收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大方县半夏GAP示范基地不同采收期对商品用及留种用半夏产量、品质的影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半夏含量测定指标为依据,通过定时采收GAP示范基地的半夏,测定其产量和琥珀酸含量,以确定其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商品用半夏的最适采收期为8月下旬至白露(9月8日)前;留种用半夏的最适采收期为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鹅毛玉凤花菌根真菌对鹅毛玉凤花无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促进鹅毛玉凤花幼苗快速生长的新途径,研究采用鹅毛玉凤花菌根分离到的真菌与鹅毛玉凤花无菌幼苗共生,观察其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综合鲜重和根增长率两个指标,其中HQ01菌株的作用效果最好,对鹅毛玉凤花的生长和发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鹅毛玉凤花菌根的基本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菌根菌是通过根毛进入根被细胞,进而向通道细胞和皮层细胞侵染;经春、秋两季用鹅毛玉凤花菌根真菌单菌丝团进行真菌分离,共得到186个菌株,其中优势种属为兰科丝核菌类。结果表明,鹅毛玉凤花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构造,菌根菌的种类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药用植物鹅毛玉凤花的种子胚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研究不同无机盐浓度、活性炭浓度、NAA浓度、碳源、pH值及光照时间等因子对其胚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体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0.5mg/L+3%蔗糖和0.1%~0.5%活性炭,培养基pH为5.5~6.0时对种胚的萌发较好;先黑暗培养再光照条件培养可以提高胚的萌发率,达82%。  相似文献   
10.
2010~2012年采用定点踏查、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续断中药材的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并根据种植基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了续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贵州续断共有常见病虫害13种,其中病害主要为续断根腐病(Rhizoctoniasp.)、续断根节线虫病(Meloidogyne sp.)、续断斑枯病(Septoria dipsaci)、续断病毒病、续断叶黑斑枯萎病(Alternaria sp.)和续断叶褐点斑病(Phoma sp.),虫害为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桃蚜(Myzus persicae)、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蛴螬(Anomala carpulenta)和螨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