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谷仓罐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蠋有着悠久的经济发展历史。在远古时代,神农氏发明了耒、耜,“作种五谷于淇山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管子·轻重篇》)使我国先民开始由采集渔猎的游移生活过渡到农业经济的定居生活。所以神农被人民尊为地皇,历来奉为农神祭祀。从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人民所经营的主要是种植五谷、豢养六畜的农业经济。农业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充足的粮食储备,所以“劝农桑”、“广积粮”历来是兴国明君的经济主策。我国古代很重视对粮食或谷种的贮藏,反映先秦社会的《礼记》载有“仲秋之月,穿窦窖,修囷  相似文献   
2.
作为肥料,古人对人粪便的积储很注意,早在西汉末年的《汜胜之书》中有“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多粪泽”。又有“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以溷中熟粪粪之亦善”的记述,“溷”者,积粪之厕也。这说明汉人已经懂得了人粪尿经过腐熟后使用,肥效更好的道理。可见从厕房积肥和粪肥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起码汉代已经掌握。作为农史学科,肥料的研究至关重要,尤其对古代积肥设施的考察是不可少的。但是早期积肥设施实例尚未见诸发掘报导,江西境内建国以来亦未见于考古发现。但是在古墓中随葬厕  相似文献   
3.
1988年盛夏在宣春造纸厂的基建工地的一座明代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两件陶屋,一寓“金鸡”,一居“玉犬”。视其形制结构,为典型的赣西农村民宅模型。屋通高38、檐宽30.8、檐深22.5,屋身面阔25.8、进深17厘米(如图)。一为仿木结构屋,伴出鸡俑,处墓的北侧。一为仿砖结构屋,伴出狗俑,处南侧。这两件陶屋不仅制作工巧,形象美观,而且模仿民宅的砖、木结构,玲珑剔透,维妙维肖。同墓出有“永乐通宝”钱,为陶屋提供了制作年代。这种有纪年可考的民宅模型尚不多见。两屋均为悬山顶,两爿瓦面,各有十九至二十流瓦垄。两瓦面之夹角为110—120°。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