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调查分析非血液检测因素引起血液报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方法:对血站2006年至2008年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进行相关统计,并对报废原因加以分析。结果:2006年至2008年血站因非检测因素报废血液共计8915袋,报废原因前三位分别是脂血、过期、少量血;报废血液类型前三位分别是血浆、手采血小板、全血及悬浮红细胞。结论:进一步加大对无偿献血知识特别是血液生理方面知识的宣传,规范献血前征询、血液采集、制备、贮存运输及库存管理等各环节操作,可有效控制血液报废,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献血者在单采血小板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的54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枸橼酸盐中毒、空腹和饥饿、精神紧张、穿刺疼痛、睡眠不足或疲劳等依次是单采血小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结论:通过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原因调查分析及对应的防治,减少了单采献血反应发生,稳定和扩大了固定无偿单采成分血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淘汰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探讨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献血者淘汰率,充分利用血源资源。方法:对顺德区中心血站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参加机采成分献血者体检合格后,进行机采前初筛检测淘汰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顺德区中心血站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机采血源初筛总淘汰率为22.65%,淘汰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乳糜血、ALT偏高、PLT偏低、Hb和(或)Hct偏低、WBC偏高。结论:重度乳糜血、转氨酶偏高是淘汰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宣传教育,降低机采血源淘汰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