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为了推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发展,实现双低油菜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和经营产业化,完成“十五”末期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双低化目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按照农业部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对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进行了评选.  相似文献   
4.
糖料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和战略物资,事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涉及我国多个省区县域经济发展、边疆地区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地位十分重要."十三五"期间,我国糖料生产保持稳定发展,产能有了新提升,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品种更新有了新进展,绿色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全程机械化作业持续推进,但仍然存在立地条件差、生产成本高、单...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油菜种植历史较短,1943年开始引种种植,1968年培育出第一个低芥酸的品种。1974年曼尼托巴大学植物育种学家Ste-fansson成功选育出世界第一个双低油菜品种托尔(Tower),克服了油菜饼粕因硫贰含量过高而难以饲用的弊端,为双低菜饼的饲用展览展现了广阔的前景。9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持续扩大,1998年面积537万hm2,单产达1367kg/hm2,总产达734万t。在双低油菜的利用和加工方面也取得了成就。双低菜子油品质优良,芥酸含量很少,脂肪酸组成平衡合理,仅含7%左右的饱和脂肪…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北部广大地区,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7月中旬小麦收获后至冬季来临之前的2个多月时间内耕地裸露,习惯上不种植作物,不仅浪费光热和水资源,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通过考察研究,发现西北地区在这2个多月时间内,可利用空闲地复种油菜,以收获油菜鲜草作饲料或绿肥,解决西部地区冬季饲料供应不足问题,效果明显,是一项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新疆花生科技考察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CPR/96/102"贫困地区花生改良”项目内容,为适应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的形势要求,加大花生科技成果开发示范的力度,加快新疆花生生产发展,由山东省农科院和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粮油处组成考察团一行5人,于1999年9月9~16日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考察团听取了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厅关于油料尤其花生生产情况介绍.先后到喀什地区的喀什市、英吉沙县、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塔城地区的沙湾县、吐鲁番市等考察花生;到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所、经作所、微生物应用所、长绒棉所、试验农场等参观考察,并与农科院等单位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0年 11月下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援助项目——中国油菜改良顺利通过了由 UNDP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组织的终期评估。有关单位和代表一致认为: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优质油菜生产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双低油菜生产、科研、推广、加工及利用等方面的进步,同时在搞好技术扶贫以及提高妇女科技素质与社会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UNDP及有关政府部门对项目实施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项目管理工作有创新,优质油菜科研成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在全国油菜科技行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辐射作用,表示将把项目作为一个成功范例上报联合国总部,争取联合国继续立项,支持中国双低油菜的进一步发展。 1 优质油菜生产迅速发展 通过实施项目,湖北、湖南、青海三省及浠水、衡阳、互助三个项目示范县优质油菜面积迅速扩大,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 ,三个示范县双低油菜面积 127万亩,比 1996年扩大了 72.3万亩,增长了 132%,浠水、衡阳县基本实现了油菜生产双低化;三省双低油菜面积 3 271万亩,较 1996年增加 2 226万亩,增长 213%,其中湖北、湖南双低油菜比重达到 80%,位居全国前茅。青海也在北方春油菜产区处于领先地位。在项目带动下,我国油菜双低化进程大大加快, 2000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超过 5 500万亩,比 1996年增加了近 3 500万亩,双低油菜占我国油菜总面积比重首次突破 50%。 2 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技术援助促进中国双低油菜发展是项目的主要目标。 4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双低油菜科学研究,如远红外分析仪、高速离心机、芥酸与硫甙检测仪等。通过选派油菜科技人员出国考察培训,学习国际油菜科研最新成果,邀请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际知名油菜专家来华讲学,加强了我国油菜科研单位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双低油菜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项目实施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先后选育出了华杂 4号、华双 3号、中油杂 1号、中油杂 2号等优质油菜品种,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大面积推广。华中农业大学与国外合作,利用外方提供的父本选育出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 1号,在巴西、阿根廷以及我国青海、黑龙江、宁夏等地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应用前景看好。目前,这两家单位还选育出 10多个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正在进行试验示范,有望成为今后主推品种。研究并制定了《双低油菜杂交制种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形成了从良种繁育到大田生产完善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解意大利农业和农村情况,配合农业部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工作,笔者近13到意大利艾米里亚大区费拉拉省进行了考察。费拉拉省是重要的农业省份,其农业产值列所在大区首位,农业对GDP的贡献比全国平均数(2.5%)高出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