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以阿勃小麦缺体植株未抽出的幼穗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获得了幼穗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从而建立了这些缺体的体细胞无性系。不同缺体间在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上表明明显差异,阿勃2D缺体的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最高,缺体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与缺失的染色体有关。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抗源苏麦3号的抗性遗传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小麦性状的缺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阿勃小玫稳定自交实缺体系分别对太谷核不育材料的核不育基因和小麦-黑麦抗锈病易位系陕麦893抗条锈基因进行缺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谷核不育基因Ms2位于4D染色体上,并且Ms2在半合状态下仍然有效;陕麦893对条中29号生理小种表现免疫,控制性的基因为显性,位于4A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小麦品种(系)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小麦抗赤霉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结果表明,不同赤霉病抗性品种(系)对赤霉菌素表现不同的反应,抗性品种愈伤组织生长受毒素抑制小,感病品种伤组织受毒素抑制强烈,筛选出了赤霉病菌毒素加入的最适浓度为2%(V/V),在该浓度下可筛选出抗性突变体,获得了咸农151,陕167,陕229等品种(系)的赤霉病菌素抗性体细胞无性系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田间人工接种鉴定表现出中或高  相似文献   
5.
作者介绍了一种被称为HKG(HC1、KOH、Giemsa)的吉姆萨显带技术,此技术可用于小麦族染色体显带,也适用于其它禾谷类作物的染色体显带。先用1-溴萘稀释液处理  相似文献   
6.
用RAPD分析6个艺性状不同的小麦-麦抗条锈病衍生系材料,建立与黑麦抗条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所用6个随机引物中,4个引物在6个衍生系中扩增出6个黑麦特有的产物,其大小约197-980bp,分别被标记为J17,J18a,J18b,J11a,J11b和D5。  相似文献   
7.
8.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表明,大麦中至少有三类高pⅠα-淀粉酶多基因家系.据分析,这三类结构基因都不能直接决定用等电聚焦(IEF)方法产生的同功酶谱带,而要受一个调节基因(或部分)的影响.假定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间存在连锁,由于遗传重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将会产生新的组合,这种新组合可能使育成品系出现新的同功酶谱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