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3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一年生旱作豆科牧草的生态适应性,选择合适的豆科牧草品种,对于挖掘牧草生产潜力,发展畜牧业,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为1988~1989年在商都县的试验结果,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概况试验在商都县哈报沟村南平缓的旱地上进行,前茬一致,地力均匀,土质沙壤土,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只有0.617%,全氮含量0.047%.参试牧草品种为蒙苕1号、  相似文献   
2.
降水量少,变率大是半干旱(偏旱)地区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物质能量投入少又是农作物对水分利用率低的重要限制因素。我们以半干旱(偏旱)地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技术分析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科技和物质能量投入的逐年增加是促进粮食增产的主要动力1.1全区对农田的物质能量(技术载体)投入逐年增长1980年以来农田基本建设投资以16.8%的年增长率增加,2004年比1980年增加了40倍。农机总动力年增长率达4.8%,2004年比1980年增加2倍,农业用电以农作物播种面积计(下同)平均每hm2从95.6kW/h提高到451.0kW/h。  相似文献   
4.
5.
6.
气候变暖对内蒙古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集、整理和分析了内蒙古10个产粮盟(市)3种主要粮食作物即小麦(1961-2008年)、玉米和马铃薯(1979-2008年)的单产数据和农区58个气象站的气温及降水量资料(1961-2008年)的基础上,归纳了内蒙古农区作物生长期的气候特征,计算了干燥度指数;利用统计回归模型分析了干旱对单产的影响并计算了影响系数,预估了未来不同增温幅度和降水量配置的温湿条件下粮食作物气象单产的变化,提出了当地应对气候变化、保证粮食产量的建议。结果显示:农区作物生长期的气温在近48a间呈上升趋势,2001-2008年10个盟(市)平均温度比气候均值(1971-2000年平均值)增加了0.9℃,同期降水量比气候均值减少了48.9mm;农区3种作物生长期的干燥度指数逐年代上升,特别是近8a(2001-2008年)小麦、玉米、马铃薯生长期干燥度指数比20世纪60年代分别上升了1.291、.82和1.49,说明近8a的干旱比60年代严重;干旱对气象单产的影响系数表明,内蒙古农区作物受干旱影响均比较显著,赤峰、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的气象单产受干旱影响较大,呼伦贝尔市和巴彦淖尔市受干旱影响较小;对单产变化的预估结果表明,降水量维持在气候均值水平时,温度如果增加0.2℃、0.5℃和1.0℃时绝大多数盟(市)会减产,增温幅度越大,减产越多;当增温0.2℃时,降水量增加越多增产幅度越大;增温0.5℃时,只有降水量增加20%以上才有望增产;温度增加1.0℃,降水量增加30%时大多数盟(市)仍会减产,仅在个别盟(市)有可能增产。  相似文献   
7.
利用PRECIS区域气候模式在SRES(A1B、A2和B2)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降尺度数据集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CMIP5数值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确定两种不同模式格点在内蒙古10个产粮盟(市)农区的位置和分布,并计算各盟(市)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生长季80a(1961-2040)数值模拟的月气温和降水量.通过与各盟(市)过去50a(1961-2010)气温和降水量观测数据比较,确定了数值模拟的偏差,并利用模拟值与观测值之差对未来30a(2011-2040)的模拟数据进行偏差订正处理,订正后的模拟结果显示,与过去50a均值相比,内蒙古3种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在未来30a无明显变化趋势,气温呈普遍增加趋势,不同作物生长季气温增幅不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预估未来30a内蒙古主要产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未来粮食产量变化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内蒙古粮食生产发展状况及种植结构调整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的粮食总产和单产分别增加了7倍和5倍.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632kg,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但粮食产量年际波动性很大,而且增产是以较高的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所取得.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产业化快速发展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研究内蒙古粮食增产的特点、需求和发展的技术取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