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紫萼玉簪花、叶、根的提取物,测定其对稗草、苘麻、狗尾草和车前4种常见农田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萼玉簪花、叶、根的提取物对4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对4种杂草种子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其中紫萼玉簪叶和根提取物的抑制效果好于花提取物的抑制效果,紫萼玉簪8月和9月提取物的抑制效果好于其他时期的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08 g/mL时,对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率90%。  相似文献   
2.
从南宁市小宗作物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和大小宗作物登记农药数据进行统计对照分析,找出小宗作物病虫草种类多,登记农药少;小宗作物农药需求分散,企业对小宗作物农药登记积极性不高;农民的小宗作物用药知识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通过各项优惠政策推进农药企业开展小宗作物农药登记;农药企业应重点登记种植面积已具规模和经济价值高的小宗作物农药品种,制作推广环保型除草剂;加强小宗作物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评价释放赤眼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效果,为推广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技术提供参考。分别在南宁市马山县古统村和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金光乳业公司设置1个放蜂区,每个放蜂区安排放蜂试验3次,每次每公顷使用150张蜂卡,每张蜂卡含1000头螟黄赤眼蜂。在放蜂前及每次放蜂后调查草地贪夜蛾为害株率、百株虫量和卵寄生率。3次放蜂后,古统村放蜂区平均为害株率由36.33%降至7.60%,平均百株虫量由11.27头降至3.33头,卵寄生率由20.08%提升至100%,为害情况得到控制,卵寄生率大幅上升;金光乳业公司放蜂区平均为害株率由68.40%升至88.37%,平均百株虫量由43.56头降至43.23头,卵寄生率由0升至3.96%,为害情况未得到改善,卵寄生率有所上升。试验中还发现螟黄赤眼蜂与夜蛾黑卵蜂有协同寄生的情况,古统村放蜂区3次放蜂8天后2蜂共寄卵粒56粒,寄生率为100%。可见玉米田中的夜蛾黑卵蜂和螟黄赤眼蜂偏好共同寄生草地贪夜蛾卵块。综上所述,在田间草地贪夜蛾为害较轻时释放螟黄赤眼蜂,可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田间虫口密度,降低为害率,提高卵寄生率,是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田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探讨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发展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同时提倡水土保持新技术在城市水土保持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转录因子主要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等过程。通过草莓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分析森林草莓bZIP转录因子家族,并对该家族成员的蛋白质特征、基因组分布、以及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草莓中至少存在52个bZIP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根据蛋白质模体组成与蛋白质序列的分析将整个家族分为10个亚类。44个基因家族成员以4种表达模式参与雄蕊器官发育进程。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草莓bZIP基因家族结构高度保守,并参与花器官发育过程。试验结果将为在草莓中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家族成员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从紫萼玉簪花中萃取分离获得的5种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并分析了活性较好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较好,氯仿萃取物生物活性次之,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较弱。其中质量浓度为250 mg/L正丁醇萃取物对小菜蛾处理12 h后,拒食活性达到98%;处理24 h后触杀活性为83.33%;处理48 h后熏蒸活性和胃毒活性分别为53.63%和57.78%;在同一浓度下驱避活性达到90.48%。通过GC-MS分析从正丁醇萃取物中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7.189%)、亚油酸(10.041%)、丁酸丁酯(8.641%)、亚麻酸(8.53%)、棕榈酸丁酯(4.56%)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