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韭黄口感佳、营养全,正逐步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之一。为贵州韭黄生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大田定植、田间管理、收割及收割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韭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贵州冬作马铃薯增施钾肥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详实数据,指导贵州冬作马铃薯合理施肥,研究不同肥料、组合及不同施肥方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不同肥料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均影响显著;施肥方式对商品薯率影响显著。施肥效果最优的处理为K2SO4+(NH2)2CO和KCl+(NH2)2CO的对水处理;其产值、纯收入和较对照增收比例分别为48490.5元/hm2、21378.0元/hm2、120.2%和45750.0元/hm2、18997.5元/hm2、95.7%,增产增效作用显著,可在冬作马铃薯中进行适当面积推广应用,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适合大方县气候特点且具有较好的晚疫病抗性和丰产性的马铃薯品种,为其在大方县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4年对大方县6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威芋3号、威芋5号、会-2号、宣薯2号、毕引1号、米拉)进行晚疫病抗性监测。[结果]威芋5号、毕引1号和会-2号的抗性表现为中抗(MR),比较稳定,且丰产性最好;宣薯2号和威芋3号均表现为中感(MS),丰产性一般。[结论]威芋5号、毕引1号和会-2号适宜大方县气候特点,具有较好的抗性和丰产性,适合在大方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低成本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马铃薯病毒检测方法,根据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4条特异引物,建立LAMP检测技术。结果表明: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下限是10个拷贝的病毒量,该方法检测PVX、PVY和PLRV特异性好,灵敏度高,1h可完成检测,且检测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掌握贵州黔中烟区烟草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应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控烟草斜纹夜蛾,采用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于2015年和2016年对安顺市平坝天龙镇烟区进行斜纹夜蛾发生数量的动态监测;采用自制的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于2016年在紫云县白石岩镇烟田及平坝区天龙镇烟田进行诱捕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黔中地区斜纹夜蛾全年发生5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第1代,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第2代(发生数量最高),8月中上旬至9月底为第3代,10月底为第4代,11月底为第5代,之后烟草斜纹夜蛾迁出或进入越冬状态。烟草斜纹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白天几乎不活动,17:30-22:00为斜纹夜蛾第1个交配期,交配高峰期在22:00左右;1:00-5:00为斜纹夜蛾的第2个交配期,高峰期为2:30左右。斜纹夜蛾诱捕数量呈明显层带分布,诱捕数量外圈明显高于中圈,中圈明显高于内圈;试验地外围及风口位置的斜纹夜蛾诱捕数量比低洼地及内部平地高。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每年都有农作物因低温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冷驯化是植物应答低温做出的自我保护响应,在农业生产中对提高作物的低温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为同类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借鉴参考,从生理变化、细胞结构变化、相关功能基因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对植物冷驯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魔芋是贵州省的特色朝阳产业,近年来,随着魔芋产业的发展,草害问题日渐突出,现已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文分析了贵州省魔芋草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魔芋种植的特殊性、地理气候特点以及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结合生产实际,概括总结了草害防控的主要措施,包括农业生态措施控草、物理控草及化学控草,以期为魔芋种植者合理控制草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贵阳市大蒜生产管理粗放、种植方式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的现状,充分发挥大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及蒜苗、蒜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优势,总结出了贵阳地区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重点包括选择优良品种,精细整地,科学施肥以及合理密植、适时播种、肥水管控、病虫害防治等,以期指导当地大蒜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快速、准确、可靠的马铃薯黑痣病鉴定和检测方法,以黑痣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核糖体基因簇间的保守序列—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为靶区域,同时引入马铃薯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gene,Cox)作内参,应用多重实时定量 PCR 技术,建立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TaqMan RFQ-PCR 多重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RFQ-PCR 检测体系的引物-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灵敏度比普通 PCR 方法高10~100倍;内参基因的引入还可有效避免假阴性的出现。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病毒和类病毒在马铃薯试管苗不同部位的积累规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DAS-ELISA两种方法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 PLRV)和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 PVS)在马铃薯试管苗基部和顶端继代培养5代(继5代)后的含量。结果表明:PSTVd,PLRV和PVS在马铃薯试管苗常规组织培养过程中是逐代传递的,其在马铃薯试管苗顶端和基部的积累规律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分别供试的7个品系中,存在PSTVd顶端积累和基部积累效应的各3个品系,存在PLRV顶端积累和基部积累效应的分别为4个和2个品系,存在PVS顶端积累和基部积累效应的分别为3个和2个品系,其中PSTVd的顶端积累效应最强为基部的4倍;同一马铃薯品系的顶端和基部对不同病毒和类病毒的积累趋势相对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定量检测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