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亚油酸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90±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蓝狐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6组蓝狐分别饲喂亚油酸水平为0.11%(Ⅰ组)、0.52%(Ⅱ组)、0.92%(Ⅲ组)、1.33%(Ⅳ组)、2.14%(Ⅴ组)和3.36%(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亚油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育成期蓝狐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1),对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亚油酸水平由0.92%升高到3.36%,平均日增重逐渐升高,料重比逐渐降低,但上述指标Ⅳ和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亚油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育成期蓝狐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干物质消化率(P0.01),对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均以Ⅵ组最高,干物质消化率以Ⅴ组最高,但上述3个指标在Ⅳ和Ⅴ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饲粮亚油酸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粪氮、尿氮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1或P0.05),对食入氮、氮沉积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粪氮以Ⅵ组最高,与Ⅱ、Ⅳ和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尿氮以Ⅱ组最高,与Ⅲ、Ⅳ和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降低环境污染以及保证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的角度综合考虑,饲粮亚油酸水平为2.14%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掌握东平湖与大汶河(35°30’~36°20’N,116°34’~117°2l’E)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季节变化,2019年3月、6月、9月和12月对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西部的东平湖与大汶河10个站位点进行野外调查,选择有效指标分析评价水质优劣。结果表明,东平湖与大汶河研究区域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23种,优势度大于0.02的浮游植物共22种,其中绿藻门为8种,其次为硅藻和蓝藻门,分别为7种和5种,而裸藻门和黄藻门均为1种。东平湖与大汶河优势种组成的季节变化大体一致,春季和冬季的优势种主要以绿藻和硅藻为主,而夏季与秋季主要以绿藻和蓝藻为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在4个月份均为优势种,其中3月份优势度最高。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为1.634×106 ~5.652×106 cells·L-1,平均为4.284×106 cell·L-1,东平湖的总细胞丰度平均值(4.540×106 cells·L-1)略高于...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130±1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雌性水貂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磷水平分别为1.0%、1.4%、1.8%,3个钙磷比分别为1.0、1.5、2.0,配制9种试验饲粮,9种试验饲粮的钙、磷水平实测值如下:1.03%钙、0.97%磷(Ⅰ组),1.47%钙、0.98%磷(Ⅱ组),1.98%钙、0.99%磷(Ⅲ组),1.45%钙、1.37%磷(Ⅳ组),2.08%钙、1.38%磷(Ⅴ组),2.79%钙、1.38%磷(Ⅵ组),1.81%钙、1.75%磷(Ⅶ组),2.70%钙、1.79%磷(Ⅷ组),3.59%钙、1.80%磷(Ⅸ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67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和钙磷比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冬毛期水貂的末重、平均日增重(P0.01)。Ⅴ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2)干物质、蛋白质、脂肪消化率有随着饲粮钙磷比和磷水平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Ⅲ组达到最大值。3)饲粮磷水平和钙磷比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冬毛期水貂食入氮、尿氮、粪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4)随着饲粮磷水平的升高,粪钙含量随之增加,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Ⅷ、Ⅸ组粪钙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除Ⅶ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或P0.01)。随着饲粮磷水平的升高,粪磷含量随之增加,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饲粮钙磷比为2.0时粪磷含量最低,极显著低于饲粮钙磷比为1.0和1.5时(P0.01);Ⅷ、Ⅸ组粪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除Ⅶ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或P0.01)。饲粮磷水平和钙磷比极显著影响钙消化率(P0.01)。随着饲粮钙磷比的升高,钙消化率极显著升高(P0.01)。Ⅲ组钙消化率最高,极显著高于除Ⅵ和Ⅸ组外的其他各组(P0.01)。饲粮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磷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磷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磷消化率以Ⅰ组最低,Ⅲ组最高。综合各项指标,从降低饲粮成本、保护环境和维持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的角度出发,饲粮磷水平在1.4%、钙磷比在1.5~2.0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貉的品种培育过程中,发现了黑色突变个体(简称黑貉),作为一种新的突变品种,黑貉有着极大的科研和利用价值。为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以乌苏里貉为对照,分别对黑貉繁殖性能、生长性能、毛皮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和管理条件下,黑貉和乌苏里貉窝产仔数和分窝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性能中,不同毛色个体45~210日龄体质量和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毛皮性能中,黑貉背部针绒毛长度显著高于乌苏里貉(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除了同种色型间个别指标有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在2种毛色貉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玉米油与棕榈酸配比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12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蓝狐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各组分别饲喂玉米油与棕榈酸配比为0∶12(Ⅰ组)、3∶9(Ⅱ组)、5∶7(Ⅲ组)、7∶5(Ⅳ组)、9∶3(Ⅴ组)和12∶0(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7 d。结果表明:1)饲粮玉米油与棕榈酸配比对冬毛期蓝狐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玉米油添加比例的升高,平均日增重逐渐升高。饲粮玉米油与棕榈酸配比对冬毛期蓝狐体长、针毛长度和绒毛长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Ⅵ组鲜皮长显著高于Ⅰ组(P0.05)。2)饲粮玉米油与棕榈酸配比对冬毛期蓝狐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干物质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玉米油与棕榈酸配比对冬毛期蓝狐食入氮、粪氮、尿氮、氮沉积、净蛋白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然而,氮沉积随饲粮中玉米油添加比例的升高呈上升趋势,Ⅰ组最低,Ⅵ组最高;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以Ⅴ组最高。综合各指标,从保证蓝狐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考虑,冬毛期蓝狐干饲粮中玉米油与棕榈酸的适宜比例应当维持在9∶3(即亚油酸含量为3.76%)。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亚油酸水平对蓝狐血清生化指标和消化道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90±5)日龄雄性蓝狐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育成期分别饲喂亚油酸水平为0. 11%(Ⅰ组)、0. 52%(Ⅱ组)、0. 92%(Ⅲ组)、1. 33%(Ⅳ组)、2. 14%(Ⅴ组)和3. 36%(Ⅵ组)的试验饲粮,冬毛期分别饲喂亚油酸水平为0. 1%(Ⅰ组)、1. 32%(Ⅱ组)、2. 13%(Ⅲ组)、2. 94%(Ⅳ组)、3. 76%(Ⅴ组)、4. 97%(Ⅵ组)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饲粮亚油酸水平极显著地影响生长期血清甘油三酯、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P0. 01),育成期血清甘油三酯随亚油酸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育成期总蛋白和白蛋白均以Ⅵ组最高;冬毛期血清甘油三酯随亚油酸水平升高逐渐降低,总蛋白和白蛋白以Ⅱ组最高。饲粮亚油酸水平对空肠食糜中脂肪酶活性和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 05),而显著影响淀粉酶活性(P0. 05),淀粉酶活性以Ⅲ组最高。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由IGF-1基因编码,具有类胰岛素功能,它对促进动物机体生长发育、调节机体物质代谢和治疗众多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讨IGF-1基因功能区多态性对动物体生产机能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经济价值。论文对IGF-1基因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关系进行综述,以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