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油研599油菜养分吸收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研599磷肥适宜用量和配比为P2O5200.00 kg/hm2、N180.00 kg/hm2、K2O100.00 kg/hm2、硼砂15.00 kg/hm2,产量达2 580.00 kg/hm2,净收益达6 177.39元/hm2。较不施肥处理、农民习惯、PKB处理分别增产169.80%、23.44%、23.44%。较不施肥处理、农民习惯、PKB处理分别增收127.21%、68.14%、26.39%。  相似文献   
2.
通过1992-1993年在我省12个县14个点对稻飞虱天敌种群调查及作者多年对稻田捕食性天敌研究,初步鉴定出天敌122种,隶属于30科。天敌数量总是随着水稻的生长,稻飞虱的增加而增加,在稻田里起着长期捕食飞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Risso)俗称章红,仔鱼主要食哲水蚤类的桡足类及甲壳动物,稚鱼开始摄食鳀鱼幼鱼和其它小型鱼类,体长〉15cm后以沙丁鱼、鲭、乌贼为食。复殖吸虫归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一个亚纲,种类繁多,全部营寄生生活,成虫寄生于软体动物、贝类、鱼以及人体的消化系统或其它脏器,其中寄生于海水鱼类的复殖吸虫不少于1000种。  相似文献   
4.
高体魳Seriola dumerili(Risso)俗称章红,仔鱼主要食哲水蚤类的桡足类及甲壳动物,稚鱼开始摄食魳鱼是鱼幼鱼和其它小型鱼类,体长>15cm后以沙丁鱼、鲭、乌贼为食。复殖吸虫归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一个亚纲,种类繁多,全部营寄生生活,成虫寄生于软体动物、贝类、鱼以及人体的消化系统或其它脏器,其中寄生于海水鱼类的复殖吸虫不少于1000种。1发病期间的环境条件水温:24~27℃;盐度:29~30;pH值:>8.0;透明度:>1m;养殖密度:体重>15kg/m3;饲料种类:鲜野杂鱼浆;饲料投喂:鱼浆投喂2次/天(早、晚各1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0%;养殖模式:大型抗风浪…  相似文献   
5.
稻虱红螯蜂寄生和捕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虱红螯蜂寄生和捕食性研究王惠长,陈明贵,彭洪忠(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贵阳550006)我省1992~1904年稻飞虱天敌种群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稻虱红螫蜂是我省稻飞虱天敌的优势种之一,对飞虱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为保护利用螫蜂,防治稻飞虱,我们同时在室内饲...  相似文献   
6.
1范围规程规定了在贵州缓坡地等高条带种植多年生植物作为栅篱的技术,使其对土壤和地表径流的拦阻,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坡地肥力和生产力。规程适合贵州省缓坡地生物篱等高条带建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冷浸田中铁的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滴定法在内的各种分析方法,主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对象和优缺点。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可测定铁的不同价态的含量;而原子吸收法测定快速且灵敏度高;ICP-AES法分析速度快而且准度高,是测定铁总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冷浸田中亚铁离子的致毒机理,试验研究了亚铁对水稻分蘖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亚铁可增加水稻分蘖期的株高和分蘖数,而过量的亚铁通过影响水稻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对水稻产生毒害,导致水稻的株高降低,分蘖数减少.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尿素中不同用量聚能网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适宜贵州黄壤区种植玉米的聚能网尿素中聚能网含量,因此以贵州黄壤为基础,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对照(无氮、普通尿素)、尿素中不同用量聚能网8个处理,研究聚能网尿素对玉米产量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氮处理相比,普通尿素和聚能网尿素施用均能增加玉米地上部分N、P、K养分积累量,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施用普通尿素产量增加13.39%,经济效益增加1 221.3元/hm~2,而施用聚能网尿素产量增加20.02%~37.09%,经济效益增加2 176.14~4 768.14元/hm~2;与普通尿素相比,尿素中不同用量聚能网均能适度促进作物吸收、利用和积累氮、钾养分,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农学效率,玉米增产5.85%~20.90%、经济效益增加954.84~3 546.84元/hm~2。综上所述,尿素中不同用量聚能网能适度改善玉米地上部分养分积累量,促进养分吸收利用,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其中聚能网尿素2‰效果较好,可以为贵州黄壤区合理施用聚能网尿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团聚体碳的影响,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sativus L.)、蓝花苕子(Viciacracca L.)、毛叶苕子(Viciavillosa Roth)、光叶苕子(Viciavillosa var.)为研究对象,分析连续种植不同绿肥条件下的土壤团聚体碳含量、分布、富集及固持特征。结果表明:清耕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变化较小,种植的绿肥作物不同使得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分布上产生变化,在0~20 cm土层中,光叶苕子提升效果较为明显,而在20~40 cm土层中肥田萝卜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其中,两者对5~0.25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碳含量提升最为显著。土壤团聚体碳含量随着粒径减小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各粒径土壤有机碳的富集系数在1.23与0.88之间,且随着粒径的减小呈现下降的趋势,在1 mm粒径中,几乎所有处理富集系数均大于1,处于积累状态,0.25 mm粒径的团聚体碳贡献率占了80%以上,其中5 mm粒径的碳贡献率最大,且在不同绿肥之间差异较大,0.5~0.25 mm粒径的碳贡献率最小。连续种植绿肥,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随着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总有机碳与5~0.5 mm粒径的团聚体碳含量显著相关,且5~1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增加对土壤总有机碳积累的影响较为突出,连续种植绿肥促进了有机碳在大团聚体中的固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