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6%辛硫磷·多菌灵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用Novapak C8不锈钢色谱柱,甲醇∶水∶四氢呋喃=60∶40∶20(V /V)为流动相,在254 nm 波长下对16%辛硫磷·多菌灵悬浮种衣剂进行定量分析。辛硫磷和多菌灵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98,标准偏差分别为0.034和0.058,变异系数分别为0.422%和0.71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和99.4%。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是辛硫磷·多菌灵悬浮种衣剂中有效成分的理想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害虫抗性治理中,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混用是有效途径之一。"灭蚕蝇一号"长期使用导致柞蚕饰腹寄蝇产生抗性,如今防效较低。为提高其防效,采用环丙氨嗪、伊维菌素、异稻瘟净分别与"灭蚕蝇一号"混用防治寄蝇,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可使其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效由50.5%提高至79.5%以上。对异稻瘟净的增效作用的初步分析表明,寄蝇的抗性可能与酯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柞蚕饰腹寄蝇新药剂,采用辛伐他汀片单用及其与"灭蚕蝇1号"混用喷蚕喷叶处理,调查药剂对柞蚕的影响和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效果。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单用或混用均未见对柞蚕产生不良影响,辛伐他汀片100mg·L-1与"灭蚕蝇1号"混用较"灭蚕蝇1号"单用防效提高10.1%。  相似文献   
4.
从增加蚕体发病、造成树势衰弱、降低蚕体免疫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遛光墩"移蚕法对柞蚕生产的危害,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柞蚕留根单母是柞蚕种的最高级别,自身不具有商品属性,生产中应用的单母、双母、原种和普通种均由其衍生而来.在各级柞蚕种的繁育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持种性和提高种质质量,通常要进行卵期选择、蚕期选择、茧期选择和蛾期选择.实际上在柞蚕的四个变态中,蛹期的选择也很有必要.现行的蛹期选择只是在种茧检验时对蛹质做综合判断和评估,但不能对...  相似文献   
6.
采用喷叶法和挂瓶法,调查了三种鸟类驱避剂对柞蚕的生长发育、做茧化蛹、蚕蛾羽化、产卵以及子代蚁蚕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柞蚕对所试三种鸟类驱避剂没有忌避反应、无急性中毒症状,连续取食药叶后不产生累积毒性;所调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鸟类驱避剂对柞蚕具有较高安全性,有望应用于柞蚕场驱避鸟类保护柞蚕。  相似文献   
7.
针对每年春柞蚕制种期间雌蛾非正常死亡进行了取样调查,发现非正常死亡雌蛾卵同正常死亡雌蛾卵孵化率无明显差异。分析了雌蛾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提出了制种室消毒、通风换气、控制挂茧密度、及时捉蛾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柞蚕蛹烹饪时较难入味,试验发现柞蚕蛹咀嚼食用吐皮干重较人工脱皮干重增加4.49%,说明人工脱皮相对于咀嚼食用而言蛹体干物质损失更少。本文介绍了人工脱皮蛹的烹饪方法,提出机械化脱皮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柞蚕场害虫螽斯防治饵剂的有效贮存与保证其使用效果,在其营养成分中分别加入纳它霉素、双乙酸钠、山梨酸钾和尼泊金脂4种防腐剂,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在半封闭与敞开情况下防腐剂类型及用量、贮存时间、含水量和含糖量诸因素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防腐效果的因素从主到次依次为时间、防腐剂浓度、防腐剂、含水量、含糖量;以使用浓度为0.36%的双乙酸钠在饵剂含水量16%、含糖量10%时防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从林业政策、农业药害、害蚕昆虫几个方面,分析辽宁南部地区柞蚕生产下滑的原因,发现农业除草剂的使用影响春蚕生产,步行甲危害影响秋蚕生产,提出了恢复和发展辽南地区柞蚕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