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陈杰新  魏安  陈海滨  张杰  李伯棠 《南方农机》2022,(1):175-176,18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具有的沉浸式体验和良好人机交互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复杂的实验教学或职业培训等现代教育领域中.传统的金工实训,如车床加工零件等,不但具有一定危险性,还需要消耗大量材料,实验教学过程也具有一定抽象性.基于此,项目小组对"金工实训"课程改革进行探讨,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金工实训"课...  相似文献   
4.
2015—2017年,选择平凉市崆峒区不同生态条件的白庙乡贾洼村、寨河乡闫湾村、香莲乡香莲村、草峰镇盘龙村半屲、草峰镇陈洼村、四十路铺镇及大寨乡白土村等地7个调查点,对小麦白粉病病菌进行了越夏期有性世代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上越夏,是当地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南部山地病叶率高于泾河川道区和北部塬区。小麦白粉病病菌有性时期最早在草峰镇盘龙村半屲的小麦抽穗期开始出现,不同生态条件下出现的迟早有差异。闭囊壳在正常年份只侵染自生麦苗,在整个侵染循环中仅起着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冬季气候变暖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呈现出新的特点。为进一步明确小麦条锈菌在平凉市崆峒区的越冬情况,2015—2017年以崆峒区7个村镇20块麦田为试点,进行定点秋苗期调查和早春越冬观察。结果表明,2015年秋苗期(11月20日调查)全区菌源量相对较大,平均病田率和病叶率分别为50%和0.17%,翌年3月中旬调查,仅在草峰镇盘龙村半屲发现3片病叶,其余地方均未发现。2016年秋苗期和2017年春季全区均未发现。分析2014—2017年区内气象条件,1月份平均气温在-5℃以上,属条锈菌越冬区,但1—3月降水(雪)量和积雪时间相对偏少。初步推测小麦条锈菌仅在温暖向阳处越冬,是当地春季流行的初侵染源之一,但其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6年小麦白粉病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呈中度流行,发生面积约1.87万hm2。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品种田间病级6~7级,个别品种达到9级,抗病品种相对较少。初步分析认为生产品种抗病性偏低、秋苗及春季菌源量较大、气候条件适宜是导致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强化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抗病品种(系)的筛选与应用、种子拌种及其他农业防治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及应急防治是防控崆峒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平凉冬小麦田开展施药试验,以调查5种常用植保机械喷雾作业防治冬小麦病虫害效果.结果 表明,八旋翼无人机雾滴中径最小,为223.6 μm,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雾滴中径最大,为345.3 μm;各施药处理在田间的雾滴密度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植保无人机的雾化效果优于其他植保机械,但穿透性差;八旋翼植保无人机、六旋翼植保无...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甘肃地区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分布、病原种类及遗传多样性,于2021-2022年调查了该病害在甘肃的分布范围,对采集的灰斑病样品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在甘肃陇南和陇东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并已扩展至陇中地区;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甘肃地区玉米灰斑病病原菌为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74条条带,多态性条带73条,比例为98.65%。甘肃省陇南地区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且与陕西省的遗传距离最小(0.021 4)、遗传相似度最高(0.978 9),陇东地区次之。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3时,可以将所有菌株分为4个亚群,亚群1中有28个菌株,其中包括16株陇南地区菌株、5株陇东地区菌株和7株来自陕西地区的菌株;亚群2中只有1个陇南地区菌株;亚群3中有10个菌株,包括陇南地区4个、陇东地区1个和5个陕西菌株;亚群4有2个菌株,陇东地区和陕西菌株各1个,4大类群分别包含来自不同地域的菌株。以上结果说明,同陇东地区相比,陇南地区与陕西地区的菌株遗传相似度更高,且亚群内遗传多样...  相似文献   
9.
2016年平凉市崆峒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6年小麦白粉病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呈中度流行,发生面积约1.87万hm2.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品种田间病级6~7级,个别品种达到9级,抗病品种相对较少.初步分析认为生产品种抗病性偏低、 秋苗及春季菌源量较大、 气候条件适宜是导致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强化预警系统建设、 加强抗病品种(系)的筛选与应用、 种子拌种及其他农业防治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及应急防治是防控崆峒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甘肃平凉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及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腐烂病是发生范围广、难根治的常见病害,了解平凉市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现状,并提出平凉市苹果树腐烂病绿色措施,为当地苹果园腐烂病防治和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于2020—2021年对平凉市崆峒区、静宁县、庄浪县、泾川县、灵台县和崇信县6个县区22个乡镇的89个苹果园进行了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及防治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2 225株苹果树中,苹果树腐烂病总体发病率达39.64%,其中庄浪县的果园的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率最高,为45.60%;崇信县的果园的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率最低,为27.00%。随着果树树龄的增大,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率提高,4~10年生苹果树的腐烂病发病率为11.56%,11~15年生苹果树的腐烂病发病率19.43%,15~20年生苹果树的腐烂病发病率为52.46%,20~25年生苹果树的腐烂病发病率64.50%。不同生态区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