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2016—2018年连续3 a进行土壤调理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施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与施用普通有机肥(对照)相比,平均增幅为7.4%;提升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7.3%、28.2%、43.2%、81.7%,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10.9 cmol·kg-1,比对照增加25.3%;提高土壤pH值,3 a的pH均值为5.4,比对照提高11.7%。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增产和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6年4-6月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展杨梅设施栽培试验,研究穹顶棚架栽培对杨梅提质增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穹顶棚架大棚内昼夜温差相对较大;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总糖平均含量分别增加5.9%、9.9%、14.9%和8.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9.6%,提高了果实固酸比;果实纵横径、果实硬度、单果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避雨后棚内土壤水分含量及相对空气湿度下降,棚内杨梅落果率较露地降低15.1百分比,杨梅产量得到提高,挂果时间也适当延长;防虫网、园艺地布的铺设有效降低了虫果率,其中,棚内平均虫果率为2.0%,露地平均虫果率为38.0%,虫口减退极为明显.综上,杨梅采用穹顶棚架栽培可达到避雨防虫、改善气候环境的效果,进而提升果实品质和经济产量,有效促进杨梅高效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3.
陈正道  刘晓霞  杨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145-146,167
以山核桃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8年在浙江临安开展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山核桃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连续3年施用含腐殖酸水溶肥料能有效防治山核桃干腐病,其中叶片新病斑数平均降低46.2%,老病斑复发数平均降低21.1%;提高产量,平均增产7.1%;减少空籽数,空籽率平均降低32.6%;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26.2%,pH提高20.3%.综上,含腐殖酸水溶肥料能够增强山核桃抗病性、提高产量并改良土壤,对山核桃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在浦江进行土壤调理剂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施用有机肥(对照)相比,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治理酸化土壤,pH提高0.50单位;土壤肥力提升,有机质含量增加9.1%,阳离子交换量增加7.8%;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镉、铅、砷、铬、铜、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有效镉含量减少54.8%;葡萄产量和品质提升,产量增加9.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增加4.5%和1.7%,可滴定酸减少0.03百分点。土壤调理剂能够培肥改良葡萄园土壤,提升葡萄产量和品质,对葡萄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杨梅穹顶棚架栽培模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拟解决杨梅成熟期常遇雨水和果蝇为害致使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6年在浙江青田开展杨梅穹顶棚架栽培试验,对采收期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穹顶棚架栽培模式下杨梅果实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及甜度分别提高10.3%、19.2%、10.5%、17.6%、20.3%和17.8%,同时,可滴定酸含量减少24.5%,虫果率降低92.0%。杨梅采用穹顶棚架栽培模式可以达到避雨防虫的效果,进而提升果实品质,有效促进杨梅绿色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陈正道 《中国种业》2013,(11):59-59
摘要:水稻新品种“吉大7”是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1-2012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对照“长白9号”平均增产5.5%,2012年生产试验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6.1%。“吉大7”高产、稳产、广适,活秆成熟、抗倒伏性强、灌浆速度快、籽粒透明,耐冷、耐盐碱、抗病性较强。该品种适于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白城等中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吉大7是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活秆成熟、抗倒伏性强、灌浆速度快、子粒透明,耐冷、耐盐碱,抗病性较强等特点,适于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白城等中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干燥工序是茶叶中香气和滋味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为探究不同干燥参数对柳叶蜡梅茶品质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机制的柳叶蜡梅茶为原料,设置不同温度(80、100、120℃)和时间(20、40、60 min)进行干燥试验,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成分分析探究不同干燥参数对柳叶蜡梅重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处理有助于去除柳叶蜡梅茶中的粗老气和青草气,有利于提高香气,降低茶汤苦涩味,但当干燥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较长时,易产生焦气和苦味;干燥过程中,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叶绿素含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总体上,100℃下干燥20 min对柳叶蜡梅茶品质提升最好,香气、滋味品质最佳,总酚和总黄酮仍能保持较高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掌叶覆盆子根、茎中重金属含量的全年动态变化及不同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关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全年不同时期根和茎中Cr、Ni、Cu、Pb、As、Cd、Se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根和茎中重金属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根和茎中重金属年平均含量大小均表现为Cr>Cu>Ni>Pb>Cd>Se>As,根中Cr、Ni、Cu、Pb和As全年含量变化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茎中Cu、Pb、Cd含量全年呈现出3~4次先增后减的动态变化趋势,As和Se变化趋势平缓,且幅度较小。根中Cr、Ni与其他几种重金属含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根中各重金属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促进作用,茎中大多数重金属含量间相关性并不显著。掌叶覆盆子根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的拐点基本出现在5月中下旬,茎中拐点出现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研究表明,掌叶覆盆子根和茎的最佳采收期分别在5—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