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促进农业增效、增收 ,2 0 0 0年我们在东阳市特色农业科技园内安排了多种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试验 ,鲜食糯玉米—大白菜—晚稻的种植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获得了6 .89万元 /hm2 产值 ,除去肥料、种子、人工等成本 1 .76万元 /hm2 ,净收益 5 .1 3万元 /hm2 ,适宜在产粮区推广应用。1 茬口安排糯玉米于 2月上、中旬在温室大棚内营养钵育苗 ,3月上旬移栽 ,6月上旬鲜穗采收。大白菜 6月中旬直播 ,间苗二次后定苗 ,7月中旬采收上市。晚稻 6月 1 3日前后播种 ,7月 2 5日移栽 ,1 0月…  相似文献   
2.
沪旱3号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育成的粳型常规节水抗旱稻,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浙江等省试种,表现株型紧凑,叶色浓绿,抗旱性强,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抗稻瘟病。试验表明,沪旱3号在浙江金华市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为6月15日前播种,秧龄不超过35 d,移栽密度30.0万.hm-2,尿素用量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3.
丰两优四号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优质、高产组合,2009年通过国审。介绍了该组合在浙江杂交水稻种植区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科学运筹肥水,培育高产群体;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等。  相似文献   
4.
优先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大块连片,旱涝保收的旱地或缓坡地。  相似文献   
5.
水晶糯1号(原名水晶糯338)是由重庆市安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浙江省种子总站和东阳市种子管理站引进推广的糯玉米新品种.2000年开始引入我省嘉兴、宁波、金华、湖州等地试种,表现为丰产性好、品质优、易栽培等特点,2001~2002年被列入浙江省特种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并参加生产试验,于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品种审定号:浙审玉2003001).  相似文献   
6.
校园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化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校园绿化”在学校建筑设计中是不容忽视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属丘陵地带,四季气候分明,温、光、水配合较好,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260d,气候的垂直分布差异明显,灾害性气候也时有出现。玉米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100~400m之间,玉米种植有悠久历史,曾是本市主要粮食产品之一,但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几年面积下降较  相似文献   
8.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交晚稻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引进金华试种,表现超高产、抗倒伏和米质优,适宜金华农区种植,符合金华的稻作和膳食习惯。关键栽培技术为适茬早播,短龄移栽,足丛匀株,适时搁田,控氮增钾,好气灌水,综合防治,严控稻曲病危害。  相似文献   
9.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的生活追求也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甜、糯等鲜食玉米凭借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种植效益好受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青睐.浙江省2003年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9万hm2,比2000年增加了1倍,我国的鲜食玉米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较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因此,鲜食玉米的规模化生产将成为我国部分地区今后一段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新趋势.与普通玉米相比,鲜食玉米在品种类型、生产技术、产品销售、消费渠道上都有其特殊性.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把发展规模化鲜食玉米生产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中丘陵地区鲜食玉米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甜糯等鲜食玉米的应用范围和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现状 ,根据浙中丘陵地区多年来的种植经验,把品种类型的选择、常规露地栽培及超早设施栽培技术等要点汇总在一起 ,为农户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