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选取依安县作为研究区域,结合实地调查和已有相关统计数据,确定研究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对依安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依安县农业废弃物量较大,具有较强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对农业生态效率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更全面和准确分析城镇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9-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3阶段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熵值法、Tobit回归等多种模型和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就城镇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外生环境影响和随机干扰对农业生态效率测度会产生显著影响,并进一步作用于城镇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2)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9-2018年间农业生态效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剔除外生环境影响和随机干扰后,年度效率均值由2009年的0.53提升至2018年的0.80;但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河北等地区农业生态效率达到前沿面,但是内蒙古农业生态效率只有0.45。3)城镇化发展整体上能够促进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城镇化综合指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系数为0.60。4)城镇化各指标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从各指标情况来看,人口城镇化率负向影响农业生态效率,但不显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经济密度正向影响农业生态效率;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建成区面积比重、人均建成区面积等指标负向影响农业生态效率。为进一步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从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循环农业思维被我国农业发展领域所广泛推行利用,它实现了农业资源化、多级利用与产业链延伸的农业领域多重发展,实现了地方农业产业化的价值增值与深度优化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循环农业背景下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发展利用的基本内涵、原则与基本要求,并着重分析了它的4种资源化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生态经济的全面进步和发展,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关部门要结合生态平衡要求建立健全完整的资源维护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农业经济转型管理水平,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共赢奠定基础。该文简要分析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时代价值,并讨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特征和发展策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问题,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探索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要满足可持续性发展,又要减少资源投入,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于是循环经济应运而生。这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上的运用也极为普遍。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探讨支撑循环农业发展的原因,并由此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