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段式调制工艺、提质增香调制工艺、津巴布韦调制工艺3种调制工艺对烟叶调制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烘烤工艺,在生产上示范应用。[方法]采用KRK26品种下部、中部、上部烟叶,进行调制试验,分析原烟质量性状。[结果]采用提质增香调制工艺,上等烟、中上等烟比例比津巴布韦调制工艺提高了4.68%、1.97%,均价提高了1.15元/kg,比三段式调制工艺处理分别提高了10.33%、9.07%、3.12元/kg。提质增香调制工艺能有效改善烟叶香气质、增加香气量,烟叶香吃味和协调性均较好。[结论]烤烟提质增香调制工艺可供烟叶生产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2.
水氮耦合对烤烟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网室盆栽条件下,采用3水平灌水量(40,60,80 L/株)×4水平施氮量(0,3,7,12g/株),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氮耦合对烤烟生育期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烟土壤4种酶活性随生育时期推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旺长期或现蕾期达最高.在相同生育...  相似文献   
3.
三种紫色土上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及养分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框栽法对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进行分析比较,初步筛选出旱坡地不同紫色土上适宜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在酸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毛叶苕子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碱性紫色土上,蚕豆和黑麦草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中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紫云英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因此,酸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毛叶苕子,碱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蚕豆和黑麦草,中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紫云英。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喷雾器以及喷头对农药有效利用率和施药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诱惑红作为农药喷雾的示踪剂,分析了4种喷雾器及喷头在田间喷雾下的雾滴大小、施药效率、叶片农药的沉积回收率和雾滴田间分布均匀性。[结果]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方面表现为电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手动弥雾器;施药效率方面表现为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手动弥雾器>手动喷雾器;农药雾滴田间分布均匀性方面表现为电动喷雾器最好,其余都较差。[结论]为新型植保器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庆烟区烤烟生态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烤烟中部叶与上部叶生育期内的生态环境差异,进一步推进烟草精益生产,对重庆烟区烤烟中部叶生长过程中的降雨、气温、光照、相对湿度的生态条件进行监测,并对重庆烟区不同部位成熟采收的烤烟外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部叶叶片中部的支脉与主脉的夹角明显大于上部叶,中部叶除叶基部与叶中部小部分区域为欠熟或尚熟外,大部分区域表现为成熟;而中部叶大部分区域则表现为欠熟到尚熟,且叶尖与叶边缘的成熟要显著高于叶中与叶基部。2)中部叶与上部叶生育期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大体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中部叶的昼夜温差为"厂"型变化,上部叶生育期昼夜温差的变化为逆"厂"型变化。3)中部叶的光照度在叶龄20 d之前保持在较低水平,在叶龄20 d之后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上部叶的光照度在叶龄10 d之前保持在较低水平,在10~62 d保持在较高水平,中部叶与上部叶的相对湿度差异不明显; 4)中部叶生育期内的降雨量表现为前期多雨、中期与后期少雨的规律,而上部叶则表现为前期多雨、中期少雨、后期多雨的规律; 5)影响烤烟生长的生态环境因子的表现为气温因子光照因子水分因子。由于不同部位烟叶的生态环境差异主要发生在生育期的两端,因此可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6.
绿肥对紫色土改良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紫色土土壤肥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绿肥作为一种无公害的优质有机肥料,对改良土壤有较好的作用。绿肥能增加土壤氮素,活化并富集土壤磷、钾元素;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通透性,有效降低土壤的容重,并且能增加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酶活性;种植绿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环境。因此,绿肥可作为紫色土改良的重要措施。同时,还提出了绿肥在紫色土改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改善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质量的最佳烘烤调制工艺,实现K326中部叶在烘烤过程中的提质增香。[方法]采用4种不同的烘烤工艺对重庆市烟区K326品种中部烟叶进行烘烤调制,并对各烘烤工艺下的初烤烟叶多酚和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中部初烤烟叶总绿原酸含量和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均表现为:重庆市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初烤烟叶最高,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次之,三段式烘烤工艺最低;4个处理的中部初烤烟叶高级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能明显降低中部初烤烟叶中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其他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与其他3个处理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重庆市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和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的中部初烤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优于其他2个处理,且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处理的中部烟叶原料有利于其卷烟制品燃吸时烟气的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烘烤工艺参数组合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累积效应的影响,制定恰当的烘烤工艺,实现烟叶烤黄、烤熟、烤香、烤干。[方法]用KRK26品种烟叶,设计低温低湿、中温中湿和中温高湿3种烘烤工艺参数组合,分别烘烤下部、中部、上部3个部位的烟叶各1炉,测定烤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含量。[结果]不同温湿度组合烘烤工艺对初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影响不显著。总植物碱、总氮、糖,碱。中温高湿烘烤工艺与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温湿度组合烘烤工艺对初烤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低温低湿(461,72μg,g)〉中温中湿(450,06μg,g)〉中温高湿(385,12μg/g),低温低湿条件下致香物质的含量较高。[结论]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对总植物碱、总氮、糖,碱,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温湿度组合烘烤工艺对初烤烟叶致香物质总量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氮素形态及施肥时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烤烟生产和满足工业需要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试验于2007年在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凉风村进行,云烟87为供试品种,在当地土壤肥力的基础上,设计4个不同的施肥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常规化学成分,探索不同氮素形态和不同施肥时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有效叶片数和单株叶面积4个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其他指标L3(提前30 d施基肥的处理)明显优于CK(全施无机肥的处理),最大叶宽、根系干重、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L3分别比CK高24.87%3、8.50%、28.74%5、8.80%和28.38%。[结论]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合施用,且有机态氮做基肥提前30 d左右施入能够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磷对烤烟漂浮育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1~2002年,以NC89为供试烟草品种,采用叶县烟草公司所产的商品基质和育苗专用肥,在河南农业大学试验站进行了磷对烤烟漂浮育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处理烟苗长势好,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叶绿素含量、NR活性、根系活力均高于未施磷处理;且营养液中磷浓度以100~150 mg/L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