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水分调控对设施栽培下白菜肥料氮素利用的影响,采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不同施氮量(115 kg/hm~2和230 kg/hm~2)及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分别占田间持水量60%、70%和80%),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白菜各器官生物量累积、氮素利用及其与影响因子之间的互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调控和氮肥施用存在协作效应,该协作效应在根系生物量上的作用尤为明显;同时,在23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水氮协作效应对叶生物量累积影响显著;11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白菜氮肥利用效率明显高于相同水分控制条件下230 kg/hm~2施氮量处理;115 kg/hm~2和230 kg/hm~2施氮量均以70%水分控制下限氮肥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到60.1%和49.9%;氮肥利用效率与~(15)N投入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8),与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8)。实际生产中,推荐以70%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作为白菜高效利用氮肥(尿素)的水分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
植物工厂是当前可控农业环境的最高形式之一,但植物工厂内温度、气流空间分布不均,不同栽培架之间存在一定温差、气流速度差。为解决气流植物工厂内局部环境因子差异大的问题,该研究对植物工厂进风口设置进行改进,在侧进上出气流循环模式下,借鉴均流板原理设计了一款全网孔通风墙型植物工厂,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进行模拟,分析该类型工厂下温度、气流速度、CO2浓度、相对湿度、适宜风速占比、空气龄、指定流线速度变化情况,以评价全网孔通风墙对植物工厂内局部环境差异的改进效果。该设计平均空气龄为7.5 s,是无全网孔通风墙条件下的1/9,空气更新效率有效提升。研究表明全网孔通风墙型植物工厂能有效提升植物工厂内环境因子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白茶品质及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设计不同灌溉方式(喷灌和滴灌)和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65%、75%和85%),观测白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等品质指标及茶园土壤铬、砷、镉、汞、铜和铅含量,同时引入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基于高优白茶品质和低重金属残留对节水灌溉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喷灌处理对白茶品质形成的促进效果优于滴灌,以75%控水下限的白茶品质最佳;但在相同控水条件下,滴灌在剖面尺度上对重金属的消减效果强于喷灌;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滴灌65%控水下限和喷灌75%控水下限的综合评价结果较优,其中喷灌75%控水下限节水灌溉方案的投影值达到1.821,该灌溉模式下白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分别为47.6%、6.66%、14.2%和12.5%,主根区土层(20~40 cm)六种重金属离子总体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4.
滴灌和微生物有机肥对设施土壤呼吸的耦合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滴灌水分和微生物有机肥对设施土壤呼吸的影响及耦合作用机制,设计不同灌溉定额(15、18、21 mm)和不同微生物有机肥施用量(2 800、3 600、4 400 kg/hm2)处理,以传统化肥处理为对照,观测滴灌和微生物有机肥协同作用下土壤呼吸速率、累计碳排放量等指标,分析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湿度、有机质含量、酶(脱氢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根系生物量之间的互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滴灌-微生物有机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酶活性,土壤脱氢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升11.6%~27.6%、8.0%~27.7%和1.8%~11.2%,其中滴灌和微生物有机肥相结合对脲酶活性的影响达到显著(p0.05)水平;土壤呼吸速率与根系生物量、土壤温度和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p0.05)正相关。该研究证明了滴灌和微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碳排放有显著的耦合效应,滴灌和微生物有机肥耦合主要通过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根系生物量,对土壤呼吸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白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设计2种灌溉方式(喷灌和滴灌)及3种相对含水率控制下限水平(65%、75%和85%),观测白茶鲜/干重、叶面积指数、百芽重和芽叶颜色等指标,同时,构建熵权系数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产量、产值、工程建设经济可行性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等指标,优选节水灌溉方案。结果表明:喷灌下85%控水下限处理白茶百芽重、叶面积指数和干重处于最高水平;相同灌溉方式下,提升控水下限使滴灌条件下白茶产量提升2.4%~17.7%,使喷灌条件下产量提升16.7%~30.2%;熵权系数评价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喷灌条件下75%控水下限综合效益最优,熵权系数评价值达到0.96。在该灌溉模式下,白茶产量、产值、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为468.6 kg/hm~2、252.4万元/hm~2、22.3%和0.387 kg/m~3。实际生产中,推荐将喷灌75%控水下限作为白茶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6.
有效微生物群(EM)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抑制致病菌群、分泌活性物质、调节微生态、促进作物生长等功效,分析了有效微生物群在农业中的作用原理及应用特点,重点探讨了其在种植业中的应用及防控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使用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些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EM保水剂施用对烤烟的影响及其施用制度的优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叶用经济作物,我国是烟草种植面积和烟叶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烤烟生产对我国西南诸省(如云、贵、川)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烟区出现的阶段性干旱经常影响烤烟的产量及其正常的成熟。因此,加强烤烟节水抗旱技术研究,合理调控烟田水分供应,是确保干旱地区烟叶优质适产的关键。本文分别以MP3005KM保水剂、秸秆、EM活性钙和EM复壮液为主要材料制作EM保水剂,研究了不同EM保水剂处理对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引入熵权系数评价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优选综合效益最优的EM保水剂施用制度。结果表明:不同EM保水剂处理均增加了烤烟单株叶面积,秸秆为主要材料的EM保水剂(T1和T2)对烤烟生长中后期叶面积的增长促进作用更明显;表征烤烟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变化的作物生长模型显示,T2(40 g×株1EM活性钙+300 g×株-1秸秆)和T6(40 g×株~(-1) EM活性钙+6 g×株~(-1)MP3005KM)处理烤烟LAI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EM保水剂明显提高了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Pn),同时降低了蒸腾速率(Tr),调节了烤烟叶片的光合作用。主成分分析显示,与不施保水剂相比,EM保水剂的施用显著提高了烤烟的"综合品质",秸秆为主要材料的EM保水剂的"提质"效益最优,T1和T2烤烟品质综合主成分值分别达3.25和2.76。综合考虑"高产"、"优质"、"节水"和"节肥"等因素,本研究推荐40 g×株-1EM活性钙结合4 500 kg×hm-2秸秆段作为EM保水剂的施用制度,在该制度下,烤烟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 433.5 kg×hm-2、0.608 kg×m-3和27.04 kg×kg~(-1)。  相似文献   
8.
暗管排水和有机肥施用下滨海设施土壤氮素行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暗管排水和微生物有机肥施用下滨海设施土壤氮素的归趋和转化机制,设计了暗管排水结合有机肥处理(S-OF)、暗管排水结合无机肥处理(S-IF)和无暗管排水的无机肥处理(CK),以葡萄和油菜间作栽培为模型系统,观测土壤总氮含量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耕层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和有机态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暗管排水和微生物有机肥共同驱动下,土壤容重有所降低,孔隙度升高;暗管排水促使耕层土壤总氮向深层土壤迁移,相比S-IF,S-OF处理耕层土壤总氮的降低幅度较小;滨海设施土壤耕层的总氮80%以上以有机态形式存在,矿质态氮所占比例很小,S-OF处理有利于试验后期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的提升;耕层土壤矿质态氮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总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暗管排水和微生物有机肥施用有利于改善滨海设施土壤结构,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和总有机碳含量,促进土壤有机态氮向矿质态氮的转化,本研究结果可为滨海设施土壤改良和水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