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5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新郑枣区,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枣树根外追肥试验,以后该项工作处于漫长的断续时期,直到1981年春,新郑县把根外追肥列为大枣丰产综合措施之一.开展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工作,全县统计枣树根外追肥20万株,其中喷氮13万株,喷磷6.5万株,喷硼O.5万株,实践证明,根外追肥,对枣树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搞好枣树根外追肥的示范,推广工作,我们分别有孟庄公社孟庄大队、肖庄大队搞了万株追肥试点,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培训农村技术骨干,以点带面开展工  相似文献   
2.
<正> 新郑枣区地处中原,有枣林约18万亩,枣树近360万株。此地栽枣多采用农枣间作,平均每亩20株,株行距多为4×8米,南北行向占80%,主栽品种为灰枣、鸡心枣,树龄有90—150年生。新栽植的一批枣树幼林,已陆续大量结果。新郑红枣,久负盛名,大量出口,誉扬海外。历史最高年产枣量,仅新郑县就达1,000万公斤,1986年为750万公斤。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下,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同,产量相差很大。集约和粗放管理的枣树,株产可相差8倍。现将管理水平对产量的影响介绍如下,供有关同志参考,以利枣树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3.
枣天牛为害树干后,树势衰弱,叶片发黄。虫道偏主干一侧者,枣树同侧冠部叶黄,虫道环绕树干时,整株叶片发黄,且果实瘦小,早落。由于虫蛀切断韧皮部,导至光合产物,不能向根部输送,使根系长期得不到有机营养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杀灭菊酯、溴氰菊酯、二氯苯菊酯醚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击倒快、杀虫广谱,对光热稳定等优点, 能够更替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残留剧毒农药,在国内外正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防治农、林害虫。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又  相似文献   
5.
<正> 新郑灰枣,营养丰富,品质优良,誊满中外,产量供不应求。用新郑灰枣加工制成的金丝蜜枣,1984年荣获中国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其产品除出口外、畅销国内各省,受到各地好评。现将金丝蜜枣的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一选料:以灰枣为主,九月青,木枣亦可。宜在白熟期采收,即果肉细胞间隙增大果肉发松,果胶质减少,外果皮由绿转黄绿  相似文献   
6.
<正> 桃小食心虫在新郑枣区,一年两代,除危害枣树外,还危害苹果、桃、梨、山楂等果树.由于缺少高效低毒的农药,致使虫口密度逐年上升,成为枣区的主要害虫,有的枣区虫果率高达70%,对出口、食用影响极大.为有效的控制虫口密度,达到大枣稳产、高质,我们选用法国产的溴氰菊酯对枣树桃小食心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后.一、试验方法本试验共分5万倍、7.5万倍、10万倍  相似文献   
7.
枣树旱象生理及抗旱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报道枣树耐旱构造,枣树受旱时生理反应,枣树萎焉时土壤水分指标,同时介绍枣树节水抗旱技术及抗旱效果。  相似文献   
8.
枣树的耐旱性及节水抗旱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研究枣树水分生理、旱象生理、形态解剖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阐明枣树的耐旱性,探索枣树的节水抗旱技术,使基础理论同应用技术相结合,实现大面积枣林节水抗旱夺丰收。  相似文献   
9.
枣树摘心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心是果树上常用的一种保持树形、调节营养、促进结果、提高产量的技术措施。由于枣的花芽是当年形成,所以摘心的增产作用更为明显。河南新郑一带,在数百年前,已有枣树摘心<打枣尖>的习惯。说明先人在枣树管理的实践中,早已发现枣树摘心可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郑是有名的红枣之乡,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发生了一种枣树新病害,植株染病后,吊枯、叶焦、果落、损失严重。 根据这种新病害造成枣树吊枯、叶焦的特征,故命名为枣树焦叶病。 枣树焦叶病,在国内未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