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1.
【目的】比较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在水稻上喷施3种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及药液雾滴分布效果。【方法】在惠州市惠阳区两个镇和博罗县两个镇开展晚稻农药利用率小区试验,供试药剂为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农药药液加入诱惑红示踪剂,采用五点取样法、雾滴卡和分光光度计(501 nm)等方法和仪器。【结果】电动喷雾器喷施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和春雷霉素3种药液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39.43%、38.03%和38.98%,而手动喷雾器处理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29.02%、28.08%和28.50%,电动喷雾器处理比手动喷雾处理分别提高10.41、9.95、10.93个百分点,且电动喷雾器处理的农药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沉积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沉积量在水稻均是自上而下逐渐递减,且水稻不同层间雾滴沉积量差异显著。雾滴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手动喷雾器处理在水稻中层和下层的雾滴粒径均显著大于电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数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动喷雾器处理在水稻中层和下层雾滴数量均高于手动喷雾器处理,且下层雾滴数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论】电动喷雾器在广东省晚造水稻抽穗期喷施3种药剂的农药利用率均大于38%,比手动喷雾器处理提高9.95~10.41个百分点,且电动喷雾器比手动喷雾器的雾化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在甜玉米田间喷施农药的利用率及药液雾滴分布差异。【方法】在广东省博罗县(福田镇和龙华镇)及惠州市惠阳区(平塘镇和良井镇)的甜玉米田间开展小区农药利用率试验,供试药剂分别为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甲维盐微乳剂。农药喷施采用诱惑红示踪法,田间取样采用五点取样法,雾滴沉积和分布采用滤纸和卡纸反映测定,诱惑浓度采用分光光度计(501 nm)法测定。【结果】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甲维盐3种药液使用电动喷雾器喷施的利用率分别为40.22%、41.57%和39.99%,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施的利用率分别为31.63%、31.26%和30.20%,电动喷雾器处理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沉积分布结果表明: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处理均是自上而下逐渐递减,且电动喷雾器在玉米植株上的沉积效果好于手动喷雾器处理。雾滴覆盖面积结果表明:两种喷雾器处理后中层单个雾滴面积均显著高于下层处理,同时手动喷雾器处理的中层单个雾滴面积显著高于电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数量结果表明:电动喷雾器处理的中层和下层雾滴数量均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对应处理。【结论】电动喷雾器在广东省甜玉米喇叭口期喷施3种不同农药的利用率均高于39.99%,比手动喷雾器处理提高8.59%~10.31%,且电动喷雾器的雾化效果优于手动喷雾器,能更好地防治甜玉米病虫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广东重点整治河流淡水河下游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主要支流污染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通过遥感影像判读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针对广东淡水河下游各支流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区域河段布置监测点,开展断面水质逐月实地监测,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距平系数法等对其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淡水河下游主要支流中,除麻溪水外,其他支流汇水断面各监测指标均明显高于源头水质,总氮是主要污染因子;研究期间区域水体的氨氮达标率从 69.70% 提升至 79.17%,化学需氧量的达标率从 68.94% 提升至 70.08%。在年内变化上,麻溪水综合污染指数波动较小,大沥水波动较为剧烈,在 1 月、4 月、11 月和 12 月时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氨氮贡献占比达到 15%~37%,与总氮同为大沥水流域的重要水污染物;而各支流枯水期总氮污染指数均明显高于丰水期,但总磷污染指数则略低于丰水期,总体上各支流枯水期的综合污染指数高于丰水期;在空间上,淡水河西岸支流水质优于东岸,工业区、城镇生活区和农村居民区分别对流经河段的总氮、氨氮和总磷产生较大影响。【结论】淡水河下游西岸麻溪水水质整体较优,东岸大坑水、沙田水和大沥水水质相对较差,各支流综合污染指数年内变化无明显规律,工业、城镇及农村居民点附近河段污染指数高于其他河段。  相似文献   
4.
惠州市惠阳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惠阳区紧紧围绕"稳产增收调结构,体制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深入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不断探索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新模式,通过项目扶持、政府补贴、专家指导相结合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灌溉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自2014年以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施肥观念明显改变,耕地质量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0.1~0.9 g/kg,土壤养分明显提高,土壤结构有所改良,土壤板结和酸化等现象有所改善,定点调查显示,种植水稻和淮山的化肥用量平均每667 m~2减少23.1、32.4 kg,减幅分别为33.82%和16.10%。农户对有机肥使用的热情逐渐提高,初步实现了农业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计划,总体而言化肥施用量(纯量)减少468 t,减少4.0%,实现了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绿色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把握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主要生产特性,2018 年早 晚两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在高氮肥条件下进行超级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研究。【方法】试验选择 6 个 超级稻品种,按照高氮肥素施肥水平下一般大田生产管理的方法。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按常 规测量农艺性状的方法田间采样和室内考种 10 个单株获取数据,以 Microsoft Excel 进行数据整理,用 DPS 数 据处理系统 V17.10 高级版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总生物量与生育期正相关(r=0.701),生育期越长品种 (五优 308, 144 d)的总生物量越高(4 104 kg)。各性状丰产性和稳定性最佳回归方程及适应造别分别为: 生育期 Y1=-141.952+2.18182X(五优 308,早晚季),最高苗数 Y4=-0.8974+1.07865X(合美占,早晚季), 株高 Y3=-40.7206+1.42857X(金农丝苗,早晚季),有效穗数 Y3=10.8786+0.58983X(金农丝苗,早晚季), Y5=5.3751+0.81356X(玉香油占,早晚季);每穗总粒数 Y6=57.5266+0.91591X(桂农占,早晚季),千粒重 Y1=32.0460-0.28571X(五优 308,早晚季)。【结论】超级稻品种(组合)适合在高氮肥施用的条件下进行高 产创建活动。对合适的品种在合适的季节,高氮肥施用可以发挥出最高的产量水平,如桂农占在华南晚季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湘两优 900 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培育的超高产新品种,具有茎秆粗壮、 成穗率高、大粒大穗结实率高的超高产特征。该品种 2017 年早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进 行密度差异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 13 cm×13 cm 到 24 cm×24 cm 插植密度(主处理)和单、多株植处理(副区),田间采样和室内考种获取数据,以 Microsoft Excel 进行数据 整理,用 DP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裂区方差分析。【结果】在珠江三角洲区域丘陵水稻土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湘 两优 900 在 19 cm×19 cm 插植密度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及最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 总生物量。【结论】湘两优 900 有长生育期产量潜力,可以在一季中稻区发挥高产潜力。湘两优 900 茎秆粗壮 占用空间较多,对插植苗数不敏感,建议疏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