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高盐再生水氮磷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构建,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含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体氮磷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氮磷具有较高的去除率,TN、NO-3-N、NH+4-N和TP、PO4-P的去除率分别为:66.90%、76.72%、3.98%、68.22%、79.31%;水体中全盐量(TDS)浓度在4891~4796 mg/L范围内变化,说明河道洗盐基本结束;整个河道植物生长茂盛,生物量倍增,没有出现受盐胁迫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普通小球藻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富集与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实验选取一种典型的富营养化优势藻种普通小球藻(绿藻),研究该藻对典型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富集和降解过程.实验在250mL锥形瓶中进行,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样品中DBP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普通小球藻对DBP有明显的富集,但生物降解作用并不显著,且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1)T=25℃,DBP初始浓度分别为0.198、1.82和4.85mg·L-1时,藻相中DBP浓度分别在12、1和1 h达到最大,最大值分别为1.37、85.9和238 mg·g-1DW;生物浓缩系数(BCFs)分别在12、1和1 h达到最大,最大值分别为8.01×1034.83×104和5.36×104;生物降解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0、0.80×10-3和0.30×10-3h-1.这可能是由于DBP初始浓度过低导致藻细胞中DBP浓度很小,从而藻对DBP的降解作用不明显;DBP初始浓度较高,对普通小球藻产生了毒性效应,从而抑制了藻的生长和藻体中相关酶的活性,导致降解程度较低.(2)DBP初始浓度约为2.00mg·L-1,实验温度分别为13℃和25℃时,藻相中DBP浓度和BCFs均在1 h达到最大,最大值分别为24.0 mg·g-1DW及1.23×104和85.9 mg·g-1DW及4.83×104;KA分别为0.60×10-3和0.80×10-3h-1.这说明,在普通小球藻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藻对DBP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3.
香蒲湿地对泰达高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香蒲湿地对天津泰达景观河道水体污染物去除的室内试验,研究了香蒲湿地对泰达高含盐再生水的净化效果以及水力停留时间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对水体中COD、TN、NH3-N、NO3-N、TP、PO4-P的净化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各主要污染物随HRT的变化范围如下:COD去除率10.00% ̄44.89%;TN的去除率为17.20% ̄71.00%、NH3-N的去除率为30.28% ̄74.06%、NO3-N的去除率为18.00% ̄74.00%、TP的去除率为62.98% ̄90.01%、PO4-P的去除率为64.99% ̄92.01%,TDS在3900 ̄4800mg.L-1范围内变化对香蒲及其水处理系统净化效果没有影响,香蒲湿地pH值均比空白湿地低。由于香蒲根系具有吸收与分解污染物质的作用,在水体中种植香蒲能明显改善水质净化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种植香蒲,对泰达景观河道水体污染物去除收到明显的效果,同时为防治泰达再生水景观河道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