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紫毛野牡丹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紫毛野牡丹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紫毛野牡丹组培快繁体系建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用70%乙醇浸泡30s,无菌水冲洗2遍,0.1%升汞浸泡5-7min,无菌水冲洗5遍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仅为21%;最佳初代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1+NAA0.5mg.L-1;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1+NAA0.1mg.L-1,平均增殖率达到3.4;最佳生根配方为1/2MS+NAA(IBA)0.1-0.2mg.L-1;生根苗移栽于黄心土以及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滤过速度对混合血小板过滤效果的影响。方法取45袋混合血小板,随机分为低速、中速、高速组各15袋,分别以10~20、60~70和150~160 mL/min的流速进行连续性过滤,并用常规方法检测混合血小板过滤前后的白细胞数(WBC)和血小板数(PLT),比较3组WBC去除率和PLT回收率。结果中速组和高速组的PLT回收率均高于低速组(P<0.01),低速组和中速组的WBC去除率均高于高速组(P<0.05)。结论不同滤过速度对混合血小板过滤效果不同,60~70 mL/min是混合血小板较为理想的滤过速度。  相似文献   
3.
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的质量和临床效果。方法用白膜层法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再以60~70mL/min的速度对汇集血小板进行白细胞过滤。30袋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过滤前后分别进行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残留量检测和细菌培养,并观察87例出血患者(血液病16例、非血液病71例)输注后24h疗效。结果30袋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过滤前后血小板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培养均为阴性。非血液病出血患者输注汇集滤自细胞血小板的有效率是85.9%,而血液病患者输注有效率是75.0%。结论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质量指标均达到单采血小板国家质量标准,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机采血小板的冲红原因,提高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方法:对180例个体机采献血者和150例无偿机采献血者,采前取手指末稍血进行血常规分析,对机采血小板进行血小板(PLT)计数,并与无偿献血组1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180例个体献血者有29例出现冲红,150例无偿献血者和对照组均无冲红现象;冲红组的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偿组,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冲红组机采血小板的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偿组(P<0.01)。结论:MCV低于正常、RDW高于正常是引起机采血小板冲红的主要原因,也与献血者频繁献血有关,冲红影响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无偿献血者机采血小板的质量优于个体献血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血液浪费,提高无偿献血的社会效益。方法:对茂名市1999~2003年10286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测。选择质控CV〈18%和CV〈10%的两组抗.HCV试剂分别对1999~2000年50719份和2001~2003年52145份无偿血液进行抗-HCV检测.对50位1种抗-HCV试剂阳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检测102864份无偿血液.不合格总数是3977份,总不合格率是3.87%,5项指标不合格率分别为ALT1.24%.抗-HCV0.94%.HBsAg0.84%.梅毒0.56%,抗-HIV0.35%。不同CV值的两组试剂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X2=20.31,P〈0.01)。50位1种抗-HCV试剂阳性的献血者.有29位在献血后1a内.另21位在献血1a个月以后收集血样再次检测均正常。结论;血检ALT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选择试剂质控CV〈10%的两种试剂进行初、复检,可明显降低因两种试剂不对应引起的假阳性.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