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规模化猪场处理废水富含植物营养物质,应用于作物生产可实现减少化肥用量和保护环境的双赢。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越冬期不同用量养猪处理废水(30、60、90 m3·hm-2和120 m3·hm-2)和穗期施氮水平(0、30、60 m3·hm-2和90 m3·hm-2)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猪场处理废水对小麦具有较好的氮素养分供应作用,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叶片SPAD值、植株含氮率都随着污水施用量增加而提高。废水施用60 m3·hm-2以上穗期配施氮90 kg·hm-2的处理花后氮素转移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明显下降。越冬期施用养猪场处理废水60~120 m3·hm-2替代穗期施氮30~60 kg·hm-2,可以满足不同时期小麦氮素营养的需求,并且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浪潮影响和冲击着现实世界,我们应正确认识与研究全球化问题.而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全球化必须思考并解决全球化的二重性问题,世界的"一体化"与"多样化"问题,加强全球化伦理与人类价值观的研究及交往时间理论研究,开拓与创新思维方式,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明确江苏沿海地区NPK配施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而制定适合江苏沿海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和小麦种植的肥料基础配方。[方法]以江苏大面积种植品种春性小麦扬麦18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不同N肥、P肥、K肥配比施肥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构成的调控效应。[结果]不同NPK肥施肥水平对扬麦18产量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试验条件下,处理⑥(N2P2K2)产量最高,其次为处理⑦(N2P3K2),处理①(N0P0K0)产量最低。在促进小麦生长发育的N、P、K这3种营养元素中,N肥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但是,当N肥的施用量超过一定的水平时,小麦产量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处理N3P2K2的小麦产量比处理N2P2K2低498 kg/hm2。PK肥对小麦产量的效应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处理N2P2K2既能满足小麦对肥料的需求,又不使其异常生长,从而有利于增强植物的光合特性,提高灌浆强度。  相似文献   
4.
以迟熟中粳“淮稻5号”和经过无害化处理的规模化养猪场处理废水为供试材料,在减施N肥和不施入P、K肥的条件下,研究施入不同量废水对常规粳稻植株及籽粒中5种重金属元素和6种主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As、Ca、Mg和Fe元素含量均以基肥施入处理废水90 m3·hm-2、穗期施入处理废水120 m3·hm-2配施187.5 kg·hm-2 N肥处理为最高;Cd、Hg、Cr和Mn元素含量均以常规施肥处理为最高;Cu除籽粒外,以纯废水处理(基肥施入处理废水90 m3·hm-2、穗期施入处理废水120 m3·hm-2,不施入肥料)为最高;Zn除拔节期外,基肥施入处理废水90 m3·hm-2,穗期施入处理废水120 m3·hm-2配施187.5 kg·hm-2处理最高.As、Pb、Mg、Ca、Zn、Fe、Mn和Cu于各生育期在基施处理废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均随着穗期处理废水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Hg、Cd和Cr与此相反.各处理中水稻籽粒Pb、Cd、Cr、As和Hg的含量均低于相应的污染物限量标准,而水稻植株和籽粒中Zn、Fe、Mn、Ca和Mg营养得到提高,特别是Fe和Ca的含量得到了强化.因此,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处理废水替代化肥能够提高水稻籽粒中的有益元素含量,同时并未引起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显著上升,且使Hg、Cd和Cr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富含植物营养的集约化养猪场废水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种养结合与保护环境的双赢,研究养猪场废水农田利用技术,可为养猪场-农田种植循环农业模式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小麦越冬期污水施用量30、60、90、120 m3/hm2与穗期氮化肥施用量0、30、60、90 kg/hm2组合处理,研究猪场废水与氮肥配施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废水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抽穗期以废水施用90 m3/hm2与氮肥30 kg/hm2的组合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成熟期以废水30 m3/hm2与氮肥90 kg/hm2及废水120 m3/hm2与氮肥30 kg/hm2组合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小麦产量以废水30 m3/hm2与氮肥60 kg/hm2、废水90 m3/hm2与氮肥30 kg/hm2或60 kg/hm2、废水120 m3/hm2与氮肥30 kg/hm2组合较高。综合对农田较高废水承载量和减少化肥施用的目标,以越冬期施用废水90~120 m3/hm2、穗肥施氮30 kg/hm2为最优组合。养猪场废水施用有明显的肥效作用,与化肥合理配施可取得超过常规施肥的产量,并显著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规模化猪场处理废水在机插水稻的施用技术,在大田条件下,以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淮稻5号为材料,采用模拟机插秧移栽方式,设计不同施肥处理,研究施用猪场废水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期配施相同量尿素条件下,拔节期总茎蘖数和有效茎蘖数与基施废水用量关系不密切,抽穗期、成熟期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含氮量和吸氮量总体上随穗期废水施用量增加而提高,4个指标皆表现为高量废水配施尿素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不配施尿素的高量废水处理。废水配施尿素各处理氮素收获指数变化范围为0.64~0.69,除穗期施用低量废水处理外,其它处理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各废水配施尿素处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变化范围为61.37~66.94 kg/kg,以高量废水配施尿素处理最低。大多数废水与尿素配施处理能够获得与常规施肥持平或较高的产量,以水稻生长季施用废水210 m3/hm~2分蘖期配施尿素187.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0.8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