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氮肥对库布齐沙地柳枝稷目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枝稷是一种生物量高、防风固沙效果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草本能源植物。为了将暖季型的柳枝稷引种到库布齐沙地,以柳枝稷品种“BL-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库布齐沙地柳枝稷目标产量(生物量、粗蛋白产量、中性洗涤纤维产量、酸性洗涤纤维产量)对施用尿素和硫酸铵两种氮肥的响应。硫酸铵和尿素各设置4个施氮水平0、75、150和225 kg/hm2,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分别于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施入各试验小区,施入量分别为施氮量的1/5、2/5和2/5。在柳枝稷的拔节期、孕穗期、初花期分别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硫酸铵和尿素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柳枝稷的产量,施用硫酸铵后,柳枝稷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施用尿素后,柳枝稷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趋势,且产量最高点出现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在施氮量为75和150 kg/hm2时硫酸铵和尿素两种肥料对柳枝稷的产量的增加程度差异不显著;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硫酸铵对柳枝稷的产量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尿素。柳枝稷个体大小与叶面积是影响柳枝稷产量的重要因素,氮肥的施用对于柳枝稷生长的促进作用在拔节期最明显;对于柳枝稷叶面积的促进作用在孕穗期最明显;对于柳枝稷增产的促进作用在初花期最明显。硫酸铵相较于尿素更有利于促进柳枝稷的增产。   相似文献   
2.
高草草甸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养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南山高草草甸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变化进行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该类草地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测定方法,分析了刈割-放牧杂类草型、刈割-放牧禾草型、刈割型、放牧型4种不同利用方式的高草草甸0~5、5~10、10~20和20~30 cm土壤的养分.[结果]0~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依次为171.559 5、144.818 5、142.419 6和111.163 3 g/kg;全氮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全磷和全钾基本没变化,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增加.[结论]草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选择利用方式的直接指标,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可以作为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3.
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既是新疆天山北坡重要的春秋牧场,又是新疆草地退化最严重的一类草地。通过对伊犁绢蒿生长发育节律的观测及生物量动态分析,初步探究伊犁绢蒿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植物年内产量变化曲线与伊犁绢蒿生长规律一致为“双峰”型,植物群落生长主要受降水的影响;伊犁绢蒿在5月到6月初生长速度较快,春季生长强度是秋季的1.6倍。  相似文献   
4.
新疆福海县草地资源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999年TM和2008年ETM+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利用GIS软件人机交互式解译提取福海县草地资源信息,以此进行其在时空上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福海县草地退化严重,低、中、高覆盖度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面积分别占其总面积的22.06%,45.01%和62.25%,高覆盖度草地退化最严重;分析了导致研究区...  相似文献   
5.
放牧与刈割对山地高草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高草草甸草地是新疆天然草地的精华,在生产中主要作为天然打草场利用,在新疆传统的季节畜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对山地高草草甸草地的合理利用,经营粗放,没有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针对目前新疆山地高草草甸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乌鲁木齐市南山菊花台一带的山地高草草甸草地为对象,研究割草与放牧两种利用方式对高草草甸植被演替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山地高草草甸草地利用方式、防止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割草地优势度最大的5个种为草原糙苏(11.87)、草原老鹳草(10.94)、黄花苜蓿(8.72)、无芒雀麦(8.44)、披碱草(6.87);放牧地优势度最大的5个种为新疆党参(14.80)、草原老鹳草(12.46)、草原糙苏(12.24)、白三叶(6.73)、高山唐松草(6.04).割草地禾草的高度是放牧地的10倍,杂类草的高度是禾草高度近3倍.割草地与放牧地杂类草和禾草的盖度、频度接近,相差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利用方式下山地高草草甸群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位于天山北坡中段的山地高草草甸为对象,研究了放牧、刈割+放牧、刈割3种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生物量和高度均表现为刈割+放牧刈割放牧;2)不同利用方式对植物重要值影响不同,刈割+放牧方式的草地提高了禾草在草群中的比重,降低了杂类草的比重,而刈割和放牧方式的禾草、杂类草的比重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及时客观评价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推进工程效益监测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运行,充分利用3S监测技术的优势,以卫星遥感、全球定位技术为主,地面路线调查为辅,对福海县2004年度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情况和植被恢复状况进行了遥感监测,切实为草原保护建设工程管理提供准确、科学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复垦工程费用构成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质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比土地复垦工程与土地整理及水土保持工程的联系与区别,结合土地复垦工程特点,确定土地复垦工程费用构成,最后以广州市某区土地复垦费用构成进行验证,说明该费用框架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生产建设项目的土地复垦费用由工程施工费、其他费用、预备费3个部分构成,其中其他费用中后期的植物监测与管护费以及预备费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相似文献   
9.
陶梦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27-328,330
通过对塔城—额敏地区蒿类荒漠放牧强度的研究,确定中度放牧最有利于蒿类荒漠的长期利用,并提出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春季放牧强度与放牧始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伊犁绢蒿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放牧利用时的合理放牧强度及放牧始期.[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和极度放牧(EG)四个放牧强度,及4月1日、4月15日、5月1日、5月15日、6月1日5个放牧始期,利用常规测定方法对春季模拟放牧前后伊犁绢蒿种群的地上收获量、盖度、密度及高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放牧前,不同放牧始期间伊犁绢蒿盖度、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仅在高度和地上收获量上存在差异;而不同放牧强度间仅地上收获量存在差异,盖度、密度、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恢复后,除极度放牧全部死亡外,伊犁绢蒿的再生高度以4月1日、4月15日恢复最好,盖度以4月15日恢复最快,而密度变化不显著;轻度放牧、中度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的恢复效果较重度放牧好.[结论]春季4月15日前后及中等放牧条件下最有利于伊犁绢蒿荒漠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