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雪茄烟叶施药为例,通过测定2款无人机在相同条件下的雾滴覆盖密度、雾滴分布均匀度、雾滴粒径、雾滴谱宽度、喷雾沉积量、沉积量分布均匀度、有效喷幅宽度等技术指标,评估了2款无人机在雪茄烟叶施药中的作业质量。结果表明,2款无人机的作业质量技术指标符合作业要求,对雪茄烟植株均具有较好的穿透性,但在植株反面的沉积效果较差。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沉积效果及有效喷幅宽度。该试验结果为筛选适用于雪茄烟精准施药的无人机型号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无人机作业性能优化、作业效率提升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掌握德阳雪茄主栽品种特性,采用SPAD 502叶绿素仪对4个当地主栽品种大田生育期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不同叶位、不同位置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4个品种整体叶绿素含量两两相近,‘德雪五号’和‘德雪七号’高于‘德雪一号’和‘德雪三号’,在大田期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移栽后37天左右达到最高点,移栽后82天左右为最低点,不同品种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均随叶位上升而上升,叶片不同位置叶绿素含量均呈叶尖>叶中>叶基的规律。其中‘德雪七号’在打顶后叶绿素含量呈现一定特异性,‘德雪一号’、‘德雪五号’与‘德雪三号’、‘德雪七号’进入成熟期时间点相差约13天。试验结果反映了4个雪茄品种在大田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为生产管理、烟叶采收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打顶方式对雪茄烟烟叶生长过程中氮素积累及品质的影响,以德雪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现蕾期打顶(T1)、初花期打顶(T2)和盛花期打顶(T3)3种打顶方式对雪茄烟烟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氨基酸、烟碱含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在打顶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T2处理能显著提高前期烟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对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影响不大。打顶后随打顶时间的延长烟叶的总氮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烟碱含量逐渐增加,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打顶时间推迟,调制后的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降低,T2处理烟叶蛋白质含量最低,钾氯比最高,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评价较好。因此初花期打顶可以提高四川什邡地区雪茄烟烟叶氮代谢能力,改善烟叶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4.
对49个四川地方晾晒烟品种调制后烟叶中的锌(Zn)、锰(Mn)、铁(Fe)、铜(Cu)4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按照4种金属元素含量对49个四川地方晾晒烟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并对类间进行特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四川晾晒烟烟叶中Fe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930.48 μg·g -1,Cu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16.69 μg·g -1,Fe∶Mn∶Zn∶Cu为50∶30∶8∶1.2;不同类型晾晒烟烟叶中Fe含量差异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推荐种植小丝毛烟、付耳子、金堂烟、泉烟、铁杆子、白花铁杆、黑毛子、黄杆柳、柳叶(绿毛毛)、竹园柳叶烟、毛湾枇杷烟、硬膀子等12个晾晒烟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氮肥用量对茄芯雪茄烟生长发育、产量、产值和质量的影响,为四川什邡雪茄烟种植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0、60、120、150、180、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50、N180和N240)处理下烟株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物理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打顶期(移栽后44 d)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各农艺性状指标影响较小。随施氮量增加,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呈先快速增加,后产量缓慢增加、产值不增反降的变化趋势,施氮处理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比N0处理显著提高11.62%~57.62%和10.11%~45.83%,其中N240处理的烟叶产量最高为2 737.18 kg/hm2,而N180处理的烟叶产值最高为99 834.63元/hm2,均高于N150处理的烟叶产量和产值,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优质的1级和2级烟叶所占比例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劣质的3级和末级烟叶所占比例呈相反变化趋势,其中N1...  相似文献   
6.
植物腺毛(Plant glandular trichomes, GTs)是具有分泌能力的植物表皮毛,分布在茎、叶、花器官甚至果实的表面,可产生具有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能力的腺毛分泌物(Glandular trichomes secretions),被誉为“生物合成工厂”。植物腺毛分泌物属于次生代谢产物,在医疗保健、植物源农药及食品工业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腺毛结构、腺毛分泌物种类、提取分离及其功能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为植物腺毛分泌物在医药、农业及食品领域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掌握德阳雪茄主栽品种特性,采用SPAD 502叶绿素仪对4个当地主栽品种大田生育期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不同叶位、不同位置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4个品种整体叶绿素含量两两相近,'德雪五号'和'德雪七号'高于'德雪一号'和'德雪三号',在大田期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移栽后3...  相似文献   
8.
对49个四川地方晾晒烟品种调制后烟叶中的总酚、类胡萝卜素、石油醚提取物、烟碱等4类致香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按照4类致香前体物含量对49个四川地方晾晒烟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并对类间进行特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49个四川地方晾晒烟品种调制完成后烟叶中致香前体物质含量差异较大,总酚含量为9.6~19.29 mg·g-1,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56~11.14 mg·g-1,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为43.47~112.42 mg·g-1,烟碱含量为11.03~66.04 mg·g-1;49个四川晾晒烟品种按照4类致香前体物质含量可聚为5类;仍尔土烟致香前体物质含量最高,乐山小柳叶、四川柳叶2个晾晒烟品种致香前体物质含量低,不适宜四川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四川什邡雪茄烟的最佳移栽时间,提高烟叶品质,通过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法,设置T1(4月20日)、T2(4月30日)、T3(5月10日)3个移栽期处理,研究了不同移栽时间对烟株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多酚(绿原酸、芸香苷)含量、化学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2处理的移栽期对烟叶膜脂过氧化作用较轻,前期抗氧化酶活性较高,最利于烟叶内含物质的转化;如果从T1推迟移栽期,会使烟叶绿原酸与芸香苷含量降低,但T2处理后,绿原酸(3.867 0 mg/g)与芸香苷(4.639 0 mg/g)含量仍然较高;T2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最协调,具有最高的感官质量总评分(62.41分),显示感官质量最佳。因此,4月30日作为移栽期,对烟叶提质将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土壤pH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西南雪茄烟区土壤酸化改良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什邡市1984年四川省第二次土壤普查26个样点、2009年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调查391个样点和2019年四川省耕地质量调查164个样点的土壤pH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pH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利用随机森林模型探讨影响土壤pH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1984、2009、2019年什邡市植烟土壤pH均值分别为6.40、6.24和5.97,1984—2009年年均下降0.01个单位,2009—2019年年均下降0.02个单位;1984—2019年除湔氐镇、蓥华镇土壤pH均值呈上升趋势外,其他镇均呈下降趋势,禾丰镇降幅最大、达30.62%,师古镇降幅最小、仅0.30%。1984年土壤pH整体以弱酸性和中性土壤为主,碱性土壤占植烟总面积的2.59%,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为洛水镇、禾丰镇和马井镇3个区域土壤p H较高;2009年研究区内仅存在弱酸性和中性土壤,土壤pH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特征;2019年弱酸性和中性土壤面积占比为95.25%,酸性土壤占4.75%,主要分布在马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