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究皖南牛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父系起源。[方法]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荧光微卫星分型方法,选择2个Y-SNPs标记(UTY-19和ZFY-10)和2个Y-STRs位点(INRA189和BM861)对35头皖南公牛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发现35头皖南公牛包含Y1、Y2和Y3 3种单倍型组,其频率分别为2.86%、8.56%和88.58%。普通牛Y1单倍型组只有1种单倍型(Y1-98-158),普通牛Y2单倍型组有3种单倍型(Y2-102-158、Y2-104-158和Y2-106-158),瘤牛Y3单倍型组只有1种单倍型(Y3-88-156),皖南牛Y染色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2185±0.0924,表明皖南牛有普通牛与瘤牛2个父系起源,遗传多样性较低。[结论]皖南牛属于南方黄牛类型,以瘤牛的种质特性为主。  相似文献   
2.
牛CDH11基因位于第18号染色体,含有丰富的SNP突变。本实验以247头秦川牛为样本,研究位于第2外显子的一个SNP(g.32935629CT)分布情况。根据NCBI给出的序列信息(NC_007316.6),设计引物,采用混合池DNA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酶切结果进行分型。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即TT、CC、TC。其中纯合子突变的基因型频率很低。研究发现中国秦川牛CDH11基因g.32935629CT位点是低度多态(PIC0.25),χ2检验显示,所检测的秦川牛品种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该实验结果可以为肉牛选育开发生长发育分子标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促卵泡生成素受体基因的SNP对牛双胎性状的标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的双胎母牛和单胎母牛为实验材料,以牛的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作为标记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用SNP法进行了多态检测。结果发现,在秦川牛的双胎母牛中突变率为60%(6/10),而在单胎母牛中突变率为20%(2/10);在荷斯坦奶牛中,双胎母牛突变率为31.25%(5/16),单胎母牛突变率为6.67%(1/15);由此可见双胎牛和单胎牛二者之间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的突变率差异明显。这表明选择FSHR基因的10个外显子有可能作为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经序列分析发现在FSHR基因的第1506个碱基发生了突变(T→C),但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野牛、野羊一般表现为有角,家养牛、羊品种存在无角与有角的变异。家牛有角与无角性状由复等位基因P_F、P_C和p_(rs)控制,单倍型突变引起荷斯坦奶牛无角。绵羊染色体上基因片段的插入导致绵羊无角,而HOXD基因群导致绵羊多角性状。山羊染色体上一个片段的缺失导致山羊无角间性综合征。论文综述了牛、绵羊和山羊角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牛、羊无角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黄牛Y染色体STRs的遗传多样性及父系起源。[方法]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选择2个牛Y-STRs位点INRA189和BM861,分析16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284头公牛与4头缅甸黄牛公牛的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结果]在中国16个黄牛品种中,2个Y-STR位点可以区分中国黄牛中的普通牛和瘤牛类型,表明中国黄牛有普通牛和瘤牛两种父系起源。4头缅甸黄牛均为瘤牛类型。在中国16个黄牛品种中,普通牛和瘤牛分布频率分别为57.0%和43.0%,其中普通牛频率在北方黄牛中占优势(98.3%),瘤牛频率在南方黄牛中占优势(76.1%),中原黄牛中普通牛频率较高为63.8%,瘤牛频率为36.2%。[结论]中国黄牛存在普通牛和瘤牛两种父系起源;普通牛频率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瘤牛频率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中原地区为普通牛和瘤牛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6.
用PCR-RFLPs方法对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3个品种共411个个体的myostatin 5'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myostatin 5'调控区T→A突变以等位基因T为主,仅在郏县红牛中发现1个AA型纯合体,郏县红牛品种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它品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对黄牛myostatin 5'调控区T→A突变与南阳牛、秦川牛和郏县红牛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T型南阳牛6月龄的胸围和胸围指数显著低于TA型个体,TT型南阳牛18月龄的体高显著高于TA型个体(P<0.05),但基因型对秦川牛和郏县红牛生长性状的效应不显著(P>0.05).提示在南阳牛的育种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南阳牛生长阶段和所要选择的性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贵州威宁黄牛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背景,我们分析测定了19个个体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结果检测到8种单倍型,7种为普通牛血统的单倍型,1种为瘤牛血统的单倍型,表明威宁黄牛同时受普通牛和瘤牛的影响。本研究同时构建了19个威宁黄牛个体的系统发生树,结果发现它们明显分为普通牛血统单倍型组和瘤牛血统单倍型组两组。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秦岭羚牛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和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羊的夏季昼间的时间分配状况,更好地加强饲养管理,2006年7月,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夏季白昼羚牛的活动以休息为主,采食次之,同时,羚牛的饮水、排尿、排便量均较低,分别为每头每天1.92次、0.54次、0.92次。羚牛每天的活动节律与气温的变化相关。年龄对羚牛活动节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羚牛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方面的差异。此外,从羚牛群体进行观察,同一群中的羚牛个体的活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以126头纯种南阳黄牛为研究材料,利用PCR-RFLPs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牛在该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丰富。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A和B,频率分别为0.6865和0.3135,A等位基因在群体中是优势等位基因;BB型个体的6、12、18、24月龄体斜长和胸围,12、18和24月龄的坐骨端宽,初生、6月龄和24月龄体重等体征性状显著地优于AA型;6月龄体斜长、12月龄的胸围、18月龄和24月龄坐骨端宽也显著优于杂合型。初步推断JGF2基因是非常有价值的辅助选择标记,可为南阳牛肉用型方向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动物遗传学》课程是动物科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动物遗传实验是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遗传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主要途径。在分析该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新的实验内容及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农业院校《动物遗传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