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基于2000-2008年沙坪坝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通过赋予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相对生态价值,识别区域生态质量变化对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响应方向与程度,旨在判断区域生态质量的总体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且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贡献程度不一:水田转换为建设用地对生态质量恶化的贡献率最高(24.44%),主要发生于沙坪坝区中南部的槽谷地带;旱地转换为林地对区域生态质量改善的贡献率最高(31.81%),集中在缙云山及歌乐山山体两侧坡度较陡的区域.区域总体生态质量未因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而降低,反而有所改善,其土地利用方式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景观组分贡献率入手,剖析景观组分对局地景观格局变化的贡献程度,实现对土地利用突变情景识别,其结果表明:农业景观与城市等人为景观竞相作用、农业比较效益差异与农业市场竞争、农户宜人和宜居的生存空间土地利用意识逐步成熟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突变最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景观组分贡献率入手,剖析景观组分对局地景观格局变化的贡献程度,实现对土地利用突变情景识别,其结果表明:农业景观与城市等人为景观竞相作用、农业比较效益差异与农业市场竞争、农户宜人和宜居的生存空间土地利用意识逐步成熟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突变最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