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靳程  刘树英  刘洪章 《北方园艺》2011,(14):173-175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提取接骨木和东北接骨木果实脂肪酸和不皂化物,并用GC-MS对其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从接骨木和东北接骨木果实脂肪酸中分别鉴定出9种化合物,其中5种为共有,即苯酚[2,4-双(1,1-二甲基乙基)]、n-十六烷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不皂化物γ-谷甾醇,但含量有一定差异;二者各有4种是不同的。其中接骨木中有9-十六烯酸、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Z,Z)-、异丙基亚油酸盐和顺-9-十八醛;东北接骨木中有顺-11-十六烯酸、顺-9,17-十八碳二烯醛、Z-十八酰胺-9-烯和环丙烷十二炔。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白唇鹿资源,采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从牛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13对引物对38头白唇鹿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其中位点RT1、RT13、CSSM19呈单态性;其余10个位点中,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He)分别为0.049 9~0.652 6,0.051 9~0.702 8,白唇鹿群体的平均PIC为0.320 2,平均期望He为0.396 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121 7~1.369 3,平均为0.694 2。位点NVHRT48的3项指标都最大,说明其变异水平最高,具有明显的遗传优势。3项指标都表明白唇鹿群体属于中度多态性,应加以重点保护和合理利用。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PIC与He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材料,设置3种播种量18、24、30 kg/hm2 (分别为S1、S2、S3)和2种施肥量780、960 kg/hm2 (分别为F1、F2),共6个处理(S1F1、S1F2、S2F1、S2F2、S3F1、S3F2),探究不同播种量和施肥量对湘西冬种黑麦草及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S3F2处理黑麦草的鲜产量最高(68 300 kg/hm2),比最低的S1F1处理高31.09%(P<0.05);施肥量与播种量交互效应对黑麦草的干产量和单位面积总粗蛋白、总粗纤维、总钙、总磷含量影响显著(P<0.05),播种量对鲜产量、干产量和单位面积总粗纤维、总钙、总磷含量均影响显著(P<0.05);种草后,所有处理土壤的pH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种草前的(P<0.05),S3F2处理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分别达2.31 g/kg、67.61 mg/kg,比种草前分别高12.68%(P>0.05)和148.11%(P<0.05);S3F2处理下后作水稻实际产量、单株总粒数、单株实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P<0.05);后作水稻产量受黑麦草播种量的影响显著(P<0.05),播种量和施肥量的交互效应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黑麦草在播种量为30 kg/hm2、施肥量为960 kg/hm2的栽培条件下的培肥效果最佳,并且对后作水稻具有良好的增产效应,适宜在湘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