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丹东地区主栽玉米品种丹大17为试材,研究钾肥施用量与施用方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钾做基肥时施用量为183.33~211.00kg/hm2,做追肥时施用量为32.75~65.76kg/hm2,在此施肥水平下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增加0.99%,脂肪含量增加0.50%,淀粉含量增加5.06%。钾肥做基肥和追肥分别在播种和大喇叭口期施用,可明显改善玉米品质,各项品质指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鞠方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51-451,787
综述了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图谱构建、目标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真实性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越橘越冬伤害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露地不防寒和温室中的越橘品种蓝丰、伯克利、M7、北村、北青的枝条和花芽为试材,通过枝条和花芽自由水、束缚水及枝条电导率的测定,鉴定越冬期间受伤害的程度.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露地越冬植株枝条的自由水、束缚水均低于温室内植株;2011年露地越冬植株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温室内植株,而2010年二者则无显著差异.可见,露地越冬枝条和花芽失水是越橘越冬伤害的主要原因.有的年份冬季低温造成枝条冻害是越橘越冬伤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鞠方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40-3240,3242
多倍体育种逐渐成为蔬菜作物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概述了多倍体育种领域中多倍体的产生途径、特征及其多倍体育种在蔬菜作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借鉴已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构建房价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我国2000年第一季度~200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土地价格与我国房价成正相关关系;而实际利率与我国房价成负相关关系.据此采用协整分析和H-P滤波,分析我国房地产均衡价格水平,以及房地产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程度,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偏离主要受部分地区的影响,存在"局部泡沫".  相似文献   
6.
基于供需视角,依据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整体及东、中、西区域面板模型,分析了物业税对不同区域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物业税对房价具有抑制作用,且对各区域影响存在一定差异,鉴此,物业税应实行国际差异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玉米育种中应用生物技术手段的必要性,讨论了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结合GeoDa软件,考量湖南省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级市间的房地产价格空间效应主要体现于误差扰动项中的空间依赖性,土地供应量对湖南省房地产价格影响最大。鉴此,房地产价格调控手段应偏向于金融政策和合理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玉米雌穗一节多穗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鞠方成 《玉米科学》2015,23(6):7-11
以玉米自交系XL21和PH6WC组成的6世代群体为材料,调查各群体同一穗位处果穗数量。利用P1、P2、F1、F2、BC1和BC2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控制玉米一节多穗性状的基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F2分离世代表现为斜率负值的直线分布,BC1群体主要呈类似于偏正态分布,BC2群体呈类似于反比例函数分布。通过群体AIC值进行适合性检验,该性状符合一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D模型,主基因效应大于多基因效应,且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49.5%~60.2%,多基因遗传力为27.4%~41.1%,两者累加贡献率达到87.6%~90.6%。控制玉米一节多穗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在遗传育种中针对该性状对早代试材进行重点选择和淘汰。  相似文献   
10.
鞠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17-3718
基于当前安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技术推广条件落后、技术推广组织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技术推广经费缺乏、推广理念陈旧等问题,针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推广队伍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提出进一步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